這本書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信義會的禮拜儀式是從甚麼時候開始,又如何演變到如今這個樣子。本會禮拜堂建築樣式以及內容的設備裝飾都是有來歷有意義的。例如聖壇、蠟燭、牧師及唱詩班所穿的禮服,以及教會年中的各節期都各有其歷史上的演變經過,都不是偶然而有的。信徒明白了這些背景之後,自然會增加他對於禮拜之興趣,使他更深刻地了解禮拜之意義,進一步豐富和深化其宗教生活。
讀後感(蔡思樂)
《禮拜之意義》是Ruby Lornell在1949年所著《Lift Up Your Hearts!》的中文譯本,從神學院圖書館館藏此書之量推斷,此書曾經是神學生修讀禮儀科的讀本。細讀此書,我看見在孩童時主日崇拜所唱的禮儀詩歌,又記起在學道班所學有關崇拜禮儀的教導,深信當天牧師在設計崇拜禮儀及學道班課程時,甚或他們在神學院接受裝備時,這本書已有著不少的影響。 《禮拜之意義》也許完成了歷史任務,將教導會眾於崇拜中舉心向上的使命,交予三十七年後出版的《主日崇拜禮儀》,但我看見此小書所結之果實 – 她為香港信義宗教會在萌芽之時奠定了基礎,使我們在現今仍然得以在有根有基的恆常敬拜中,常時舉心向上。 |
書名 | 禮拜之意義 |
作者 | Ruby Lornell |
譯者 | 王敬軒 |
出版社 | 道聲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1957年6月 |
包裝 | * |
定價 | * |
編號 | * |
國際書號ISBN | * |
購書連結 | * |
* 此書已斷版,對此書有興趣的讀者可在信義宗神學院圖書館借閱此書,詳細資料請瀏覽教會資訊網圖書館聯合目錄。
(註:教會資訊網圖書館聯合目錄是香港最大的神學圖書目錄,現時包括了香港5間神學院圖書館共400,000藏書記錄。5間神學院為建道神學院、中國神學研究院、播道神學院、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及信義宗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