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在威登堡(也有譯為「威丁堡」)教堂的大門上,張貼了以拉丁文寫成的《論贖罪券的效能》(普遍稱為《九十五條》),一場波瀾壯闊的教會改革運動由是展開。他的這個舉措便像一塊石頭,投進沉寂的湖面,所激起的迴響,攪動起的浪花,讓教會的發展從此走上一條前人完全不能想像的道路。
李廣生牧師用心修訂本書,以流暢的筆觸,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不單作了字詞或段落上的潤飾,更增加了一章「歐洲其他地區的改革運動」等等,目的只有一個:為讀者帶來一本內容更全面,可讀性更高的著作。新版的《一石激起千重浪:改革運動教會歷史簡介》,你又怎可錯過!
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何分別?為何有那麼多不同宗派名稱的教會?這些問題都是初信或想認識基督宗教人士的問題。這本書以普世教會的心懷寫成的,作者用字小心、準確,不煽情,對教會改革的詮釋十分中肯。這本書另一個特色是給讀者們一個更能掌握十六世紀教會改革時期的資料,使讀者明白當時的情況。此外,作者更要求讀者一起回顧,認識歷史的主宰,上帝的作為,祈盼一同邁向更大的合一,同心合意,面對世界的挑戰和需要。
作者簡介:李廣生
李廣生,一九七七年台灣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理學士;一九八三年香港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一九九零年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神學碩士;一九九六年美國芝加哥信義神學院神學碩士;二零零零年美國芝加哥信義神學院哲學博士。
一九八三年起受召聘任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恩堂教師;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受牧師職;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四年擔任主任牧師。
一九八七至八九、九零九四年香港信義宗神學院兼任講師;二零零零至二零零四年助理教授;二零零七至二零零九、二零一五至二零一六年出任教牧學博士課程主任;二零零九至二零一二年出任教務長。
博士論文:《路德的教會觀及其與今日中國處境的關聯》
讀後感(陳志明)
一般人看馬丁路德的改革,就是宗教改革,李廣生博士文中指出,「所涉及的卻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神學等等各個方面」。書中不但論及改革運動的前後歷史,也介紹了不同的改革先鋒如慈運理、加爾文的歷史和神學思想。李博士是路德神學的專家,學養功深,發而為文,處處顯得活潑而發人深省。作為信義宗信徒,讀李博士的《一石激起千重浪》可謂相得益彰,不單看到先輩改革的艱難歲月,天父上帝在歷史中的奇妙作為,也是個人信仰的再思。 |
熱烈推介(陳潔玲)
馬丁路德在威登堡(也有譯為「威丁堡」)教堂的大門上,張貼了以拉丁文寫成的《論贖罪券的效能》(普遍稱為《九十五條》,一埸波瀾壯闊的宗教改革運動由是展開。他的這個舉措便像一塊石頭,投進沉寂的湖面,所激起的迴響,攪動起的浪花,讓教會的發展從此走上一條前人完全不能想像的道路。在我們記念宗教改革500周年的當下,我們怎不能對這段動魄驚心的歷史好好的認識、回顧、反思。 |
書名 | 一石激起千重浪:改革運動教會歷史簡介(增修版) |
作者 | 李廣生 |
出版社 | 道聲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2009年9月(初版);2016年12月(增修版)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14.1 x 21.2 厘米 |
頁數 | 293頁 |
定價 | 港幣10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86元) |
編號 | TS1613A08 |
國際書號ISBN | 9789623803816 |
購書連結 | 道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