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教會在公共空間的參與(張振華)
對信義宗教會來說,教會怎樣參與社會事務(公共空間)是建基於路德「兩個國度」的神學觀,當下我們要實踐這套倫理時,卻不能依樣葫蘆,將路德在五百年前的教導直接施行。時間過了五百年,社會的體制改變了,公共空間的持份者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判斷,因此我們信義宗教會也需要一套參與當下社會事務的指引原則,既能反映基督教的核心價值,也能按信義宗教義來履行這套倫理。
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 LWF)在二零一六年出版了The Church in the Public Space的研究文件,《教會在公共空間的參與》正是其中文譯本,當中闡述了信義宗教義怎樣理解上帝的國度、當下教會處身於公共空間的現況、角色和責任等等,而更重要的是指出教會在參與社會事務時要持守的宗旨和態度,這點對於全球各地信義宗教會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課題。因為在不同地區的信義宗教會處身於不同政治、種族、文化的公共空間,我們要怎樣訂定自己的立場和取態,正是我們能否在公共空間中取得更大影響力的重要一環。
深願此書能培訓更多信徒,積極而正確地參與公共事務,以讓上帝的國度在人間顯揚。
讀後感:一起共融成長(梁麗娥)
自一九七二年起,普世聖公宗(Anglican Communion)與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已經為促進雙方教會的合一和共融開始了神學對談。過去四十多年的對談成果,除了反映在一份又一份的地區性協議書之外,也在一些地區的教會聯合事工和教會生活中表達出來。1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六年,聖公宗與信義宗國際協調委員會(Anglican-Lutheran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ng Committee, 簡稱ALICC)被委派以過去雙方對談及協議為基礎,推動和鼓勵兩教會在全世界不同地區的進一步合作與共融,又期望藉教會改革運動五百周年這歷史性的時刻,信徒能更多體會教會合一的重要。因此,委員會不選擇撰寫艱澀的神學論文,而是邀請來自世界各地兩教會的牧者和信徒代表,共同撰寫這本《共融靈旅:聖公宗—信義宗的靈性反思》(Librated by God’s Grace: Anglican-Lutheran Reflections)的靈修小書,希望藉雙方的撰寫人對聖經經文、禱文、詩歌、經歷以及神學反思,讓讀者能欣賞到兩教會不同的文化和獨特的傳統,也看到互相在靈性上的共通,並能彼此分享和一起在主裏共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