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改變地址

二十世紀最耀眼奪目的生命演說家—葛理翰,以平凡淬煉不凡,織就了千錘百鍊的傳奇。當他穿梭在宗派論述相左;政治角力追逐,種族政策意見相絀的議題,他的抉擇與傾向,致令他的生命或有瑕疵,但面對強權和利誘,他堅持不為所動。

對於財務帳目、公開透明,清廉正直;面對男女關係,他始終謹守分際。當他面對宣教攔阻或媒體的挑釁批評時,他或有軟弱和遲疑,但他卓越的菁英團隊,亦師亦友,運籌帷幄,是他堅強有力的後盾;愛人、忠誠、真心,喜歡稱讚肯定別人,與下屬坦然的互動交流……的領袖魅力,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支持。他的妻子直言不諱的建言,全然無悔的付出和擺上,是他毫無後顧之憂的確據。

他的家庭或許不完美,他的兒女或許曾放蕩,但他光明磊落,從不掩飾造假⋯⋯他的所有、他的ㄧ切,盡是世人口中不可能的傳說,他的宣講足跡遍及全球,觸及之處無不萬人空巷,令人心向神往;他的演說鏗鏘有力、直指人心,影響鼓舞無數人們對生命的渴望與熱情。他是神國企業的最佳銷售員,他是翻轉生命的夢幻教練。

他的一生精彩絕倫,誠如他所言:我進入上帝的同在,我現在活得比以前更加活耀,《我只是改變地址—葛理翰》

這本極具權威的如實傳記,帶領讀者以不同的視角、跨越時空、或遠或近,沉浸悠遊於字裡行間的薰染和感動,深入洞悉這名翻轉生命的夢想實現家,如何獨領風騷、超越群倫、帶動潮流,全書峰迴路轉、精妙入神,令人愛不釋手,堪為傳奇中的經典鉅著。

作者簡介:威廉‧馬丁(William Martin)

一位終生對佈道和奮興聚會著迷的非典型學者,同時兼有神學院和一般學者的訓練,先於哈佛神學院取得學士、後於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為德州休士頓萊斯大學社會學榮譽教授、萊斯大學(RiceUniversity)宗教及公共政策高級研究員。

 

書名 我只是改變地址
原文書名 A Prophet with Honor : The Billy Graham Story
作者 威廉‧馬丁(William Martin)
譯者 鄭毓淇、蔣義、鄭惟恩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20年9月
包裝 精裝
開本 24.3 x 17 厘米
頁數 896頁
定價 港幣337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286元)
編號 TW907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149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一粒微塵萬種神恩

god-full-grace-for-a-speck-of-dust

每個人無分老幼不分男女,在世的年日無論或長或短,或歡樂或艱辛
點點滴滴都有上帝恩典,唯獨我們是否深刻省思,跳脫個人肉體思維的侷限

殷穎牧師2014年再一力作
他以85歲高齡洞徹人生的精闢眼光
帶領我們從日昇日落的自然時序
觀看上帝在個人生命、在教會群體、在末後世代該有的恩典省思

內容分成三大部分:

一、日落之這邊:從年幼的啟蒙到終生的事奉
幼時的經歷、牧會的點滴、文字事奉與參與多媒體事工、大陸福音宣教
二、日正當中:恩典的省思
如日中天的歡樂是恩典,日頭曝曬的苦痛更是恩典
三、夕陽山外山:恩上加恩苦上加苦,感恩之外還是感恩
突破人性的困境、以聖言為生命的瑰寶、師法各界賢達的生命
活出上帝恩賜生命的真諦

書名 一粒微塵萬種神恩
英文書名 God’s full grace for a speck of dust
作者 殷穎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4年11月
包裝 軟精裝
開本 18 x 23.6 厘米
頁數 495頁
定價 港幣198元
編號 TWC850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782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潘霍華

bonhoeffer

我們都知道耶穌基督救贖的寶貴恩典,是不能憑己力而獲得的,正如潘霍華在《追隨基督》一書中所說:

「藉跟從耶穌而得救恩,不是我們人能夠為自己獲得的事 — 但在上帝,卻凡事都能。」(第三章:專一的順從,p57)

他更說:「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召他來為祂死。」(廉價的恩典代序,p.1)

是甚麼讓潘霍華對信仰能有這般堅持?是甚麼讓他能對信仰有這樣真實的詮釋?是甚麼讓他擁有一份無懼生命威脅、為主而活的勇氣?

《潘霍華》是一部結合史實、神學內容,並以傳記體裁輔以小說寫作手法舖排情節的鉅著。作者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奇異恩典:威廉威伯福斯與奴隸終結運動》的艾瑞克‧梅塔薩斯(Eric Metaxas)。他以簡明的文字和傳記手法,介紹潘霍華的生命旅程,將其生命故事一一道出,既沒有艱澀難明的神學用詞,亦突破一般細讀神學家思想史時的苦澀感覺,讀起來就像閱讀一本淺顯易懂與引人入勝的小說一樣。

本書從潘霍華的家庭與童年開始,展示了列祖遺留的豐盛傳承如何成為潘霍華生命的典範。同時,對於潘霍華在1939年下定決心離開安全穩妥的美國,回到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參與反對納綷主義的抵抗運動,以及最後被判處絞刑的過程有詳盡的描述。在被囚禁的日子中,潘霍華如何度過?怎能忍受到底?潘霍華在這段時期所寫作的日記、情書、詩句等著作到底有何重要?作者精確地將潘霍華的著作與當時他生命中所發生的事件串連起來,使這傳記充滿著一份溫暖,既讓讀者認識真實生動的歷史,啟發人心,也能重拾閱讀小說的熱情。

大家只要一讀這本鉅著,就會明白作者如何讓神學家透過其真實的生命見證,感染我們每一個人,使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同樣把真實的信仰生命展現在人前,為上帝編寫榮耀主名的生命故事。

書名 潘霍華
英文書名 BONHOEFFER
作者 艾瑞克‧梅塔薩 (Eric Metaxas)
譯者 顧華德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3年11月
包裝 精裝
開本 15.4 x 23.5 厘米
頁數 687頁
定價 港幣234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98.9元)
編號 TW718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18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馬丁路德傳


圖:重印版

010-martin-luther-1280x720
圖:舊版

有人說,馬丁路德所領導的改教運動近世的歷史上有如一座喜馬拉雅山,其山麓伸入了世界的中心,其峰高於雲霄之外。但正因這運動如山之博大雄奇,正因它與近世的歷史有盤根錯節的關係,所以每每不容易識認它的真面目,明白它實在的價值。

本書的著重點,不單在介紹路德的生平,也把他如何撥亂反正,揭示靈性黑暗的國度,以及如何從黑暗邪惡的勢力之下解放真理的史實,更向讀者解開其中來龍去脈,以掌握顯赫一時,影響至今的風雲人物。

讀後感(劉其盛)

本書揭示馬丁路德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進程,他堅毅的決心,持守上帝的福音,不與掌權者妥協,只清清楚楚看重人的靈魂的事,其動機只為上帝的國效力。

馬丁路德在大學就讀時成績是卓越有成,但他的心靈卻沒有找到平安,雖依靠教會赦罪的權柄,仍不能實踐悔改、謙卑與愛人的心。直到他研究羅馬書一章17節時,他的眼睛忽然開了,劃破多時被蒙蔽的真理顯露出來,救贖福音,守上帝託付你的職責,信徒通有祭司職分,是馬丁路德三個基本觀念。

馬丁路德視上帝的道為寶貝,翻譯了德文聖經,寫作基督徒大、小問答,著作信條,堅定福音教會的神學,讓信徒得餵養,牧者得栽培。窮他一生不遺餘力,維護聖經真理,為主獻上。
這本書將中世紀教會黑暗邪惡的勢力下卻被上帝真理的道破除一切的迷信和虛偽,為福音信仰打開了新路。

書名 馬丁路德傳
作者 何禮魁
譯者 戴懷仁、陳建勛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1953年5月(三版);1992年1月(七版);2000年10月(重排版);2017年7月(修訂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 x 21.3 厘米
頁數 211頁
定價 港幣6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48元)
編號 TS1705A01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861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知書識道」facebook 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