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的力量

a-concealed-power

蒙主呼召成為牧者的妻子,可能是世上眾多最難扮演的角色之一。她們的位分與服事的內容獨特,往往身兼數職,除了成為妻子、母親,有時候必須是教會的教師或領袖。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與期待,師母成了教會中心靈最容易受到傷害,也最難得到醫治的人。然而,師母的角色在教會中非常重要,她透過扶持身邊的牧者,強有力的影響著教會的發展。本書根據聖經真理,正確的釐清師母的位分,討論師母實際服事上所可能遇見的難題。期盼透過閱讀,協助牧者的妻子,在教會中發揮隱藏的力量,成為牧者以及教會最大的祝福。

作者簡介:金南俊

金南俊牧師的事工主要著重在韓國教會的復興及信徒的屬靈覺醒。他在20多歲信主後,便開始屒時間投入講道、寫作及教學。金牧師擁有韓國總神神學院神學、道學碩士及神學博士學位,並在安養大學以及天安大學神學系擔任專任講師及副教授。1992年,金牧師開始在總神神學院教授實用神學課程,同時也開拓建立首爾「敞開」教會,並擔任主任牧師至今。

他在教導及講道根植於清教徒傳統,忠於聖經原則,拒絕跟隨時代潮流。金牧師也是韓國非常知名的屬靈書籍及神學議題作家,自1995年來,已出版了超過70本書,銷售超過兩百萬本,並多次獲得韓國基督教出版文學獎。

書名 隱藏的力量─師母在教會中的位分與服事
作者 金南俊
譯者 Joyan翻譯組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5年10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1 厘米
頁數 205頁
定價 港幣7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66元)
編號 TW783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083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召命人生─活出生命的獨特意義

the calling-live a lifeof significance

結合聖經的智慧與世俗的策略:

我如何繳付這些賬單?我如何找一份激勵人心的工作?我大學時應選修哪一科?為何我的家庭一塌糊塗?我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命?我是否真正活出上帝為我創造的獨特人生?
不像挪亞或保羅,我們大多數人不會直接從上帝那裏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上帝不會在這些選擇中指引我們,讓我們活出有意義的生活。
聖靈使我們能活出上帝為我們創造的獨特生命。我們運用上帝賜予我們的資源,在跌倒時靠賴祂的赦免,與上帝攜手同行,祂會指示我們活出生命的獨特意義的真正意思。
活出有意義的生命,有可能需要我們走上一條連我們的家人和朋友也不完全理解的路徑。這可能需要我們說出真相─會導致個人犧牲的結果。跟隨這個召命偶爾會使我們膝蓋疲勞。不,這是不容易的工作。但它是值得的,因為我們總有一天會安息,而我們知道自己已經將大部分的恩賜來服事他人。

學習如何活出生命的獨特意義:

‧識別和避免常見的錯誤
‧減低自我,以提高你的服事能力
‧建立八個策略來活出有意義的生活
‧簡樸生活
‧設立和實現目標
‧關心自己,以致你能關心別人

作者簡介:辛士祈(Dr. Kurt Senske)

辛士祈博士(Dr. Kurt Senske)擔任信義宗社會服務部(美國南部)(Lutheran Social Services of the South)的行政總裁,在施利文金融(Thriven Financial)曾擔任董事會主席,他也是美國信義宗服務處(Lutheran Services in America)的董事。他擁有法學士學位(伊利諾州大學法律學院)、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瓦爾帕萊索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法國巴黎席勒國際大學)和政府學博士學位(德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熱烈推薦文章分享:你我有分的召命人生(林麗卿)

信主已超過十年,對召命(Calling)一詞仍是一知半解,一直以為作信徒的使命就是傳福音,作見證。Calling還是留給受到上帝呼召作全時間奉獻,進神學院,當傳道的弟兄姊妹吧!

直至近年閱讀過幾本關於召命的書籍,《天職論》、《尋找失落的職場召命》,直至今日所讀的《召命人生─活出生命的獨特意義》,才發現以往對召命的理解有誤,從而有新的體會。《召命人生─活出生命的獨特意義》讓我明白召命並不局限於上帝呼召我們奉獻作傳道,而是活現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我們透過探索上帝呼召我們的四個主要天職:家庭、工作、社區、教會,利用祂所賜給我們的不同恩賜及召命過我們每天充滿意義的人生。或許我們現正處於世俗人認為「成功」的階梯,然而書中提出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說話:「成功跟過著上帝命定的人生,不一定是相同的。」

書中提供八大策略,讓我們尋找活出上帝所交託的召命:
策略一: 讓上帝成為生命的中心─這是達致有意義的人生首要及最重要的策略,但要留意的是這個策略是知易行難。
策略二: 把點連接起來─將我們生命中認識的人點列出來,構成一幅屬於自己獨特的「星象圖」,你完全有能力將你生命中看似沒有關聯的點(人)連接起來。
策略三: 把常規納入日常生活─確定目標,面對現實,然後採取措施,訂出要實踐這個目標的常規。
策略四: 誠實訴說你的故事─誠實地面對自己(包括隱藏處),從自己人生的故事中找到要重新調整及改善的部分,透過實踐常規,轉化我們生活,從而改寫我們的故事。
策略五: 兩條曲線─以目前位置描繪出你未來的曲線,藉著聖靈的工作,透過操練來自我提升,為未來的曲線作準備。
策略六: 心流的動力─真正的心流是從我們洗禮的水流出,我們受造是為了服事。
策略七: 簡樸生活─財富消費是我們追求跟隨耶穌的障礙,簡樸生活容讓我們以物質財富來服事別人,避免被它們反過來控制我們。
策略八: 關心自己─這是活出新造的我的途徑,讓自己活在平衡及健康的生活中,以致身心靈均能保持在正面積極的狀態。

當你尋找到上帝在此時此地對你人生的召命,就要付諸實行,作者在書中進一步以具體的實例,讓我們明白如何運用這八大策略在生活中服事我們的家庭、工作、社區及教會。正如上帝創造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祂對我們每個人的召命也是獨一無二的。

作為基督徒,你絕不能錯過這本書!你是否已準備好活出你的召命人生?是時候調正你的人生方向,活出一個上帝為你早已預備且滿有意義的獨特人生!

書名 召命人生─活出生命的獨特意義
英文書名 The Calling: Live a Life of Significance
作者 辛士祈(Dr. Kurt Senske)
譯者 陳文深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5年10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7 x 24.5 厘米
頁數 201頁
定價 港幣10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86元)
編號 TS1506D03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663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知書識道」facebook 推介

迎向時代的呼召

TW-07-a generational calling

神造男造女各有不同,現代的教會需要兼容男女兩性領袖的特色。事奉神應該是個呼召與恩賜的問題,不是性別問題。男女都可以在不同領域承擔的不同的託付。

姐妹如何裝備自己成為合用的器皿–
你想知道姐妹的先天的優質氣質(Innate Fine Qualities)與弱質氣質(Innate Weak Qualities)嗎?

你想知道姐妹的最大自然敵人是什麼嗎?
你知道很多姐妹都是「負傷的治療者」(Wounded Healer)嗎?

姐妹挑戰成功進入服事工場後–
如何「平衡家庭與服事」精神體力上的需要?
如何培養個人健康的身心靈?
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如何有效管理時間?
如何建立同心的同工團隊?
如何管理情緒?對付壓力、處理傷害?
姐妹究竟要如何預備自己、回應神的呼召?

本書有最佳的解答

作者簡介:蔡佩芬

現任Power to Change(原加拿大學園傳道會)中國網路事工主任,負責線上輔導和編輯出版《新麗人》網路雜誌:www.chinesewomentoday.com , 《成功了》福音網站: ;現任全球資訊網(Web4Jesus)www.web4jesus.org《亮麗寶貝專欄》作家;教會師母,丈夫王大慶牧師現任美國佳音基督教會主任牧師,Milpitas,CA;《別急著說再見》一書的作者,美國燈塔出版社。

書名 迎向時代的呼召─給卓越的你
作者 蔡佩芬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4年10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9 x 21 厘米
頁數 278頁
定價 港幣112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5元)
編號 TWC849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744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向生命的禮物說YES:活出生命的呼召與生活的美

TW-08-say yes to the gift of life

是的, 對姊妹,在我心裡永遠會有一塊溫柔和心疼的角落。每次帶領姊妹退修會,都想掏心掏肺地幫助她們認識自我,學習照顧自己的身、心、靈,卸下不必要的包袱和纏累,渴慕成為活祭。同時也對在生命中、關係裡、自我和生活中,辨識各樣的生命禮物,然後帶著感恩的心領受,再學習餽贈他人。

自然,我是個不配的女人,還有許多可以向我姊妹們學習的地方。但在文字事奉呼召之外,之所以還會推動姊妹事工,帶領姊妹退修會,到寫這本姊妹書《向生命的禮物說Yes》,都是為了償還我一生所受的恩寵。

如果可能,我但願能為姊妹們指向一種可以活出來的屬天形像,那天地之間的大美。

作者簡介:莫非

本名陳惠婉

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會計學士,普渡大學電腦碩士,富樂神學院神學碩士。曾任職華盛頓首府美國銀行會計經理一年,加州休斯飛機公司電腦工程師六年。2008年與蘇文安牧師攜手共創「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現為創文主任,專為神國推廣文字與文化異象,栽培並牧養文字工人。

著有《在永世拋擲一個身影》一書獲2012年湯清文藝獎。另有散文曾獲台灣「聯合報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等。小說曾獲大陸「冰心文學獎」、台灣「宗教文學獎」等。著有文字事奉系列《在永世拋擲一個身影》等三書。散文集《莫非愛可以如此》、《行至寬闊處》、《擦身而過》、《不小心,我撿到天堂》、《雪地裡的太陽花》五本。雜文集《愛得聰明,情深路長》、《非愛情書》、《紅毯兩端》三本。短篇小說集《在愛的邊緣》、《6個女人的畫像》、《殘顏》、《傳說中的玫瑰香味》、《愛在驀然回首處》五本。

書名 向生命的禮物說YES:活出生命的呼召與生活的美
作者 莫非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5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0.9 厘米
頁數 272頁
定價 港幣10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1.8元)
編號 TW767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0326
試讀連結 試讀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殷勤治理─「成人」取向的教會管理

diligent-management

教會事工離不開行政管理的協助;然而,原封不動地把這些濫觴於西方、主要為商業環境而建構的理論搬進教會,將衝擊固有的理念、文化和行事風格等,製造出來的麻煩,可能比解決了的還要多。

本書嘗試以「順服」和「成人」為指導原則,轉化行政管理為教會治理。「順服」提醒事奉者,教會是為了達成上主的旨意而存在,領袖需以順服的心聆聽上主的呼召,才有崇高的願景號召信眾委身;「成人」提醒事奉者,要發揮所有信徒的恩賜,才能齊集蘊藏在神家中的力量,完成上主的托負。

盡管使命神聖而遠大,也不應勉強信徒承擔不合符恩賜的或過重的事奉,窒息了生命的成長,這是管理的短視,人不能長足發展,完成願景的動力也無以為繼;教會應了解,在祂的計劃中,「完成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成就人」。

本書特色
教會傳統上多半注重牧養,對領導和管理的訓練機會相對較少;神學院中對牧養的科目範疇多而廣,但傳道人需經常運用的管理學卻少得可憐的。同樣的,基督教書房中有關牧養的書籍汗牛充棟,談及管理的卻鳳毛麟角。

作者任教神學院二十多年,以其豐富的教學和行政經驗,寫下本書,提供教會管理者指引和作為神學院課本。本書共計四大章,分別從治理的方向:規劃、治理的架構:組織、治理的動力:領導及治理的素質:控制,逐步從願景到實踐,一步步帶領分析。

美國教會界曾做了項調查,尋訪1,050位牧師,約有75%認為在治理訓練這部分十分貧乏。事奉者既無可避免地需要在管理上花上許多時間跟心力,自不能逃避這責任,也不能迴避提升管理質素的義務;本書就是幫助的開始。

作者簡介:林德晧

本書作者1949年生於香港。1974年大學畢業後蒙召入讀香港信義宗神學,於1977年獲道學碩士,1986年獲東南亞神學研究院(South East Asia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神學碩士學位(M. Th.),1990年獲「聯合神學院及長老會基督教教育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and Presbyterian School of Christian Education)教育學博士(Ed. D.),並於1979年按立;曾在堂會任傳道二年,在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任執行幹事六年。唯大部分時間在香港信義宗神學院事奉,除為基督教教育教授外,歷任訓導長、教務長、副院長,最後任職院長十六年。義務事工包括被選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副監督、世界信義宗聯合會議會議員及研究部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現為自由傳道。

書名 殷勤治理─「成人」取向的教會管理
作者 林德晧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4年1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1 厘米
頁數 371頁
定價 港幣126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07元)
編號 TW736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225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天職論

our calling

天職是路德改革運動中產生的一個新名詞、新概念。

天職一詞含義深廣。本書作者比領主教看天職就如一個信徒日常工作生活。我們在領受耶穌赦罪的恩典時,同時也受了一份天職。在我們每天的生命中,除了工作以外,還有一連串的責任,作丈夫、作妻子、作父母、作兒女、作兄弟姊妹、作同事等,所有這些日常生活中各樣的責任,也屬於天職的一部分。
讀者閱畢本書後,必能找到上帝給予你的天職及呼召!

書名 天職論
英文書名 Our Calling
作者 比領(Einae Billing)
譯者 曾約農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4年5月(修定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1 x 21.3 厘米
頁數 98頁
定價 港幣4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38元)
編號 TS1403D03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526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獻身事主

calling to theological study and to service

《獻身事主》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信義宗神學院師生的生命印證。他們簡潔無誇的字句,道出基督信仰如何影響他們生命的抉擇。冀望藉著我們同學的現身說法,師長的教學感言,主內肢體的勉勵,能夠幫助讀者深思呼召與獻身,在一片喧鬧沉浮的風潮中,本書卻為你留下銘心的感動,生命的變化更顯豐富而適切。

本書用神學院師生的見證,協助信徒明白傳道人職事的角色,使弟兄姊妹不看表面,而進入蒙召者的內心,了解作傳道人的意義,並希望有更多人願意回應神的呼召,作教會的「傳道人」…….使更多人蒙神賜福。

書名 獻身事主
編者 陳澤基
出版社 信義宗神學院
出版年份 1997年11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 x 21.1 厘米
頁數 164頁
定價 港幣5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43元)
編號 TA5006
國際書號ISBN 9628509527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潘霍華

bonhoeffer

我們都知道耶穌基督救贖的寶貴恩典,是不能憑己力而獲得的,正如潘霍華在《追隨基督》一書中所說:

「藉跟從耶穌而得救恩,不是我們人能夠為自己獲得的事 — 但在上帝,卻凡事都能。」(第三章:專一的順從,p57)

他更說:「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召他來為祂死。」(廉價的恩典代序,p.1)

是甚麼讓潘霍華對信仰能有這般堅持?是甚麼讓他能對信仰有這樣真實的詮釋?是甚麼讓他擁有一份無懼生命威脅、為主而活的勇氣?

《潘霍華》是一部結合史實、神學內容,並以傳記體裁輔以小說寫作手法舖排情節的鉅著。作者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奇異恩典:威廉威伯福斯與奴隸終結運動》的艾瑞克‧梅塔薩斯(Eric Metaxas)。他以簡明的文字和傳記手法,介紹潘霍華的生命旅程,將其生命故事一一道出,既沒有艱澀難明的神學用詞,亦突破一般細讀神學家思想史時的苦澀感覺,讀起來就像閱讀一本淺顯易懂與引人入勝的小說一樣。

本書從潘霍華的家庭與童年開始,展示了列祖遺留的豐盛傳承如何成為潘霍華生命的典範。同時,對於潘霍華在1939年下定決心離開安全穩妥的美國,回到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參與反對納綷主義的抵抗運動,以及最後被判處絞刑的過程有詳盡的描述。在被囚禁的日子中,潘霍華如何度過?怎能忍受到底?潘霍華在這段時期所寫作的日記、情書、詩句等著作到底有何重要?作者精確地將潘霍華的著作與當時他生命中所發生的事件串連起來,使這傳記充滿著一份溫暖,既讓讀者認識真實生動的歷史,啟發人心,也能重拾閱讀小說的熱情。

大家只要一讀這本鉅著,就會明白作者如何讓神學家透過其真實的生命見證,感染我們每一個人,使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同樣把真實的信仰生命展現在人前,為上帝編寫榮耀主名的生命故事。

書名 潘霍華
英文書名 BONHOEFFER
作者 艾瑞克‧梅塔薩 (Eric Metaxas)
譯者 顧華德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3年11月
包裝 精裝
開本 15.4 x 23.5 厘米
頁數 687頁
定價 港幣234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98.9元)
編號 TW718
國際書號ISBN 978986580918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如何明白神的引領

TW-08-finding the will of god

神的道路最美、最善,尋求明白神的引導是每位屬神的百姓必須學習的功課,劉志雄長老以其紮實的神學背景、豐富的屬靈經驗和許多基督徒的心得見證,他歸納出要行走在其間有五步驟:

1、遵守聖經的原則;

2、順服聖靈的感動;

3、參考智者的意見;

4、自己謹慎作決定;

5、仰望神的帶領及介入。

如果你要學習明白神的引領,本書是你最好的選擇。

作者簡介:劉志雄

美國資訊系統博士,貝郡基督徒證主教會長老,基督學房校長。常在北美各地及歐洲、亞洲、澳洲擔任夏令會及福音營講員。

著有《出人頭地》、《福音與教會》、《生活與神》、《牽手一世情》、《按照聖經作父母》、《黑門的甘露》、《按照聖經教導子女》、《十架七言》、《不一樣的人生》、《按照聖經孝敬父母》、《八福》等書。

譯有《見證火炬─二千年教會的屬靈歷史》、《耶穌真貌》、《按照聖經作長老》及《平等中有差異》。

書名 如何明白神的引領
作者 劉志雄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05年07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5 x 21.5 厘米
頁數 166頁
定價 港幣65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55元)
編號 TWC467
國際書號ISBN 9867460391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追隨基督

《追隨基督》可說是潘霍華眾多著作中最廣為人知的一本書。

書中表示作為基督徒必定是基督的門徒,當中包括要順從基督、受苦及捨己。另一方面,跟隨基督卻不是律法主義,不是靠自己拼命努力,乃是靠基督的救恩和聖靈。

全書分四部份,包括先交待「恩典與作門徒」的關係,詳細講解「山上寶訓」與基督徒生活的「超平常性」與「隱藏性」的意思,再以「福音使者」及「耶基督教的教會和作門徒的生活」去說明門徒在世跟隨主應有的特點和所應作的事情,而這一切都建基在順從基督及捨棄了舊我的新生命之上。

讀後感(胡闖明)

 

「做基督徒好型」、「事奉最緊要開心」、「教會唔應該俾到人壓力」。像香港這樣一個生活充裕的社會,我們習慣了安舒的生活,就是連信仰也是一種為我們帶來安穩的途徑。然而潘霍華的《追隨基督》卻告訴我們:「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召他來為祂死。」他的意思,是告訴我們作基督徒必須有受苦的心志、與昔日那份安舒生活作告別。

另一方面,上帝為我們帶來重價的恩典。祂擔當了我們的罪,讓我們得到救恩,並呼籲我們負擔祂的軛,並說祂的軛是容易的、祂的擔子是輕省的。只是,生活在一個安穩的生活,我們就是太過習慣眼前的環境,以至怯於跳出自己的安舒區、接受上帝的呼召。到底,當我們立志要跟隨基督的時候,我們又是否真的順服於祂的權柄之下呢?

書名追隨基督
作者潘霍華
譯者鄧肇明;古樂人
出版社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1965年4月;2000年1月(七版);2002年2月(七版第二次印刷);2005年7月(八版);2007年1月(八版第二次印刷);2008年1月(八版第三次印刷);2013年4月(九版);2014年8月(第九版第二次印刷);2016年3月第九版第三次印刷;2018年8月第九版第四次印刷;2022年1月第九版第五次印刷
包裝平裝
開本14.1 x 21.4 厘米
頁數304頁
定價港幣88元
編號TS1301G06
國際書號ISBN9789623803366
購書連結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