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年的牢獄生活中,青年才俊潘霍華經歷痛苦煎熬、信仰掙扎與神學反思,其間從1944年6月到10月,潘霍華從提格監獄先後寄了九首詩給他的好友貝特格,加上最後一首於1944年底從阿布雷希王子監獄寄給給母親,總共寫了十首獄中詩,收集在《獄中書簡》裡,這些詩作不只讓人更加了解殉道前潘霍華的心境與思想,也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潘霍華的獄中是親身受苦的十架之路,獄中詩作充分流露真實人性的掙扎與嚮往,除了情感的抒發之外還有深沉的神學意涵,身處死亡陰影威脅以及絕望受苦當中,其神學不只有血有肉,而且有血有淚。
本書把最新而完整的德文版《獄中書信》裡收錄的十首詩翻譯成中文,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發現,在潘霍華獄中詩裡可以明顯地看到其神學思想與宗教改革呼應之處,而他如何在受苦當中重申宗教改革的神學主題,如何賦予罪與悔改、因信稱義、十架神學以及基督徒的自由等神學主題身歷其境的詮釋,如何反映他找到上帝以及被上帝找到的真實經驗。
書名 | 潘霍華獄中詩 |
英文書名 | Quotations from Widerstand und Ergebung |
作者 | 潘霍華 (Dietrich Bonhoffer) |
譯者 | 林鴻信 |
出版社 | 道聲出版社(台灣) |
出版年份 | 2007年4月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15.2 x 21.7 厘米 |
頁數 | 135頁 |
定價 | 港幣72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61.2元) |
編號 | TWC574 |
國際書號ISBN | 9789867460912 |
購書連結 | 道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