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華人宗教及文化處境下的反思

holy spirit reflections in the chines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context

當代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 Moltmann, 1926-;一譯莫爾特曼)嘗言:「下一個即第三個基督教千禧年為『聖靈的千禧年』。」「世紀肇始,研討聖靈」,這是信義宗神學院第二屆艾香德講座的「千禧年:華人文化處境中的觀點」(文章已彙集成書《千禧年:華人文化處境中的觀點》(香港:信義宗神學院,2000)),第二屆即以「聖靈:華人宗教及文化處境下的反思」為題,於二零零一年九月二十七、二十八日假信義宗神學院舉辦,廣邀神學界不同宗派的神學工作者及牧昋提交並宣讀論文,盼望能引發華人信仰群體就此一備受冷落的教義作出神學再思。

本文集共收論文十二篇,除聖經研究外,更有多篇中西方教會歷史神學的論文,先後涉及宗教對話、聖靈與世界的關係、宣教、靈恩運動等範疇。另比較研究之文章皆係宏篇鉅製,既有思想縱橫無涯之作,亦不乏細緻爬梳整理之對比。統而言之,皆係言人所未言、耳目一新的文章。西方神學界研究聖靈較華人教會開步為早,然而華人教會亦因其獨特的文化與宗教處境,相信必定能在嚴謹的學術研究底下,作出非西方教會所能作出的貢獻。

書名 聖靈:華人宗教及文化處境下的反思
編者 鄧紹光、梁雪養
出版社 信義宗神學院
出版年份 2002年10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 x 21 厘米
頁數 266頁
定價 港幣8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75元)
編號 TA0206A06
國際書號ISBN 9789628509560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吳明節文集

052-collection-of-rev-ng-1280x720

《吳明節文集》主要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悼念的心聲」,是幾篇吊唁的文章,及「馨香的祭壇」──闡述吳氏對教會、神學與文學的貢獻,並在「風采與手跡」中選刊了他生前的部份照片及手稿。其餘兩部份才是吳氏的作品,這些作品有的已經在刊物上發表過,有的則尚未發表。在處理這些文稿時,依其性質分為三類:
(一)壓傷的蘆葦(自傳)
(二)「願欲的追尋」(神學論述)
(三)「曠野的呼聲」(基督教論叢)
最後是吳牧師生平心維所凝聚的詩詞稿。

讀後感(陳堅麗)

《吳明節文集》不僅是收集了吳明節牧師生前的作品,還有他自述經歷的文章、個人生活照及手稿、教牧闡述他對教會、神學與文學等的貢獻,以及悼念的心聲。這位二十世紀華人教會蒙主重用的牧師、神學教育家及作家,他的思維與情感,對教會與信仰的看法,對社會的認識及關懷,幫助我們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

書中的戲劇作品:祖孫三代談「民主」,使我看得津津樂道;而吳牧師的遺囑,流露著靠主的一生,身心靈都有滿足。雖然,我們不多人像吳牧師那樣有恩賜、有成就,但我們卻可以像他一樣,體驗「人生是多采多姿的,相愛是互相快樂的,天父那裏是全備的,做人是美好的,為上帝工作、熱愛教會、熱愛肢體、熱愛人類的靈魂是有報答的。」

書名 吳明節文集
作者 吳明節
編者 殷穎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1992年6月
包裝 套裝
開本 15.1 x 23.5 厘米
頁數 上冊546頁;下冊302頁
定價 港幣13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04元)
編號 TS5014
國際書號ISBN 9623800495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