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蚊型教會宣教聯盟:植堂實用手冊

「永遠不渴⋯⋯」約翰福音4章14節 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我們若靠著聖靈而活,也要靠著聖靈行事。 加拉太書5章22-23、25節

名人推薦

謝謝國強傳道給予機會,分享心聲:本人未閱畢全書,但單看目錄已很吸引,有很重要的教會真理及原則,是必須的,是建立牧養教會的基礎磐石。 書中有很多實質教會事工事務的指引編排,深信是以身體力行實踐而累積的體驗,是生命工程,是到地到位的,不只是一套理論與理想……。 願主大大使用國強傳道及團隊,並使用此書成為同道主僕的參考,建立主的教會,牧養主的群羊。阿們!
陳少輝牧師
香港學園傳道會長者事工
香港真光耆年教會主任牧師

推薦這本小冊子是因為它簡潔、直接,並且圖文並茂叫人易於吸收,拿起來馬上可用。 更重要的其實是你會被作者的佈道和宣教熱誠所感染,變成其中一員!
鄧瑞東
圖書館館長
信義宗神學院

推介文:實踐宣教心(周多福)

有話說:上帝不需要偉大的人,祂需要明白祂心意的人,以謙卑的心跟隨主,證明上帝的偉大!
我還在中學任職校牧之時,認識作者劉國強,他當時約就讀中二,我帶領他認識基督,他繼而因信接受主加入教會的大家庭。他給我的印象是容貌俊朗,體魄強健,熱衷跑步,對人熱誠有禮!
當他完成大專從加拿大返港,向我透露想讀神學,我建議他入讀信義宗神學院,畢業後一直在職事奉上帝至今,並且成立家庭與妻子一起到A區服事了一段時間,並育有一子一女!感謝上帝!
基督徒活在世上最大的價值就是成為能傳福音的人,傳福音永遠是我們的正職,其他的工作是我們的副業,只是供應我們養生的;此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上帝的心意!竭力成為上帝合用的器皿,完成上帝的交托:「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羅馬書一章16節)
「我卻不以性命為念,只要走完我的路程,完成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分,為上帝恩典的福音作見證。」(使徒行傳二十章24節)
本書作者有宣教的勇氣及心志,不畏懼艱苦,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他把自己多年的牧養植堂經驗撰寫成書,與讀者分享成果。

書名707蚊型教會宣教聯盟:植堂實用手冊
作者劉國強
出版社恩科三一研究中心
出版年份2021年4月
包裝平裝
開本15 x 22 厘米
頁數142頁
定價港幣77元
編號TA2101B01
國際書號ISBN9789623804615
購書連結道聲出版社

成神—東正教的靈修與禮儀


基督新教或稱更正教的教會,往往只專注於教會改革運動時期及其之後的教義教導,而忽略或者不重視從新約教會起到改革之間的教導,特別是東方教父們的教導,她們忘了這些古老的傳統和實踐,也是她們信仰的根源。東正教不論在禮儀、靈修、以及神學這些層面,都承繼了早期東方教父們的教導,研究東正教的靈修和禮儀,或可填補一眾信徒在信仰生活中某部分的空白。

東正教的神學與其靈修及禮儀是密不可分的,本書論述的時候,兩位作者分別從靈修和禮儀的角度入手,闡釋東正教的神學,並且各自從靈修及禮儀的角度,與之互動和對話,盼因此東正教的靈修和禮儀能「與我有關」,進而反思及豐富基督徒自身在靈修和禮儀上的實踐。

作者簡介:
陳國權
一九八二年信義宗神學院教育碩士,一九八六年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一九九二年美國瓦特堡神學院神學碩士,二零零九年信義宗神學院神學博士。一九八八年受牧師職,一九九五年至二零一零年任信義宗神學院院牧,二零一零年起任信義宗神學院院牧部督導,二零一零年起任信義宗神學院副教授。二零一五年起任道在人間靈修、輔導、文化中心主任。著有《臻善之境:東正教靈修學初探》、《沙漠教父的處世藝術》、《人間道:沙漠教父的智慧》(合著)、《成長的喜悅》及《身份之重尋》。

張玉文
出生於臺灣,母會為臺灣信義會。一九九零年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一九九四年比利時魯汶大學文學碩士,二零零零年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六年任信義宗神學院助理教授,二零零九至二零一五年任教牧博士課程主任,二零零六至二零一六年任副教授,二零一七年起在臺灣各神學院任兼任老師,包括:中華信義神學院、中華福音神學院、聖光神學院。著有《後現代教會武器:奧秘》、《聖經中的崇拜》、《說苦論罪》、《不禱告的禱告》及《生命禮儀之基石:聖餐》。

讀後感:成神(盧偉旗)
讀畢《成神—東正教的靈修與禮儀》一書,讓我能更深學習東正教會之寶貴屬靈養分。

首先,這一小書能深入淺出介紹東正教會的靈修神學及崇拜禮儀。作為一個前線牧會的傳道牧者,深感獲益良多,對個人及牧養均有很大啟發性的幫助。

此外,本書讓我能清楚了解東正教靈修及禮儀的基本神學意義及內容。這些都是十分寶貴的屬靈資產。特別是有關「上主真實的臨在」,「人與上帝互動及同工」,「人的心如何成為真實的神性空間」,「帶領聖禮的人如何運用全感觀,藉著圖象、器皿、語言、動作、空間與程序帶領會眾經驗上主的臨在」……等,這都是基督群體須認真學習的課題。原因是,今天很多基督新教的信徒群體欠缺上主臨在的真實經驗,所謂信仰往往流於頭腦的知識、命題式的認知以及膚淺的快餐文化時,當信徒生命面對真實的處境和困難,往往內心會感到迷惘恐懼,不能領受到從上頭而來的那份恆久的仁愛、自由、平和、信心及盼望。藉著閱讀這書,信徒能打開屬靈的眼光及學習到內在生命那條成聖之路,這是門徒成長之旅的寶貴指引。

最後,兩位作者能用精準易明的華人語境說明這深奧的東方教會寶貴屬靈法門,這實在是華人教會群體的福氣。求主使用這書,成為祝福教會的器皿。

書名 成神—東正教的靈修與禮儀
作者 陳國權、張玉文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8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 x 21.3 厘米
頁數 205頁
定價 港幣82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66元)
編號 TS1801A06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984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信守真道

榮獲香港「第八屆基督教金書獎」

我最喜愛封面設計(學術)獎

最佳裝幀設計(學術)入圍獎

《信守真道》是一本有關路德的生平和思想的入門書籍。書中開首簡略地記載路德的生平,然後直接切入路德教導的核心,包括路德的神學與倫理學,讓讀者對路德的思想有基本的認識,從而理解路德所堅持、持守的信仰。

一本引人入勝、簡潔介紹馬丁路德思想的入門書
史華滋在這本簡短卻引人入勝的作品中,成功地把路德的思想與他的生平結合。本書簡略地介紹他的一生後,集中於路德對基督信仰和生活各個主要範疇的想法,包括對上帝的認識、教會與聖禮、聖經、婚姻與教導兒女,以及聖召等。路德的見解對今日信徒來說仍是適切相關。本書可以為個人、教會小組,或大學和神學院課堂提供研習的材料。

作者簡介:史華滋(Hans Sehwarz)
史華滋是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榮休的系統神學教授。自一九六七至一九八一年,他在俄亥俄州哥倫布的三一信義神學院(Trinity Lutheran Seminary)擔任教授。他在五大洲主講了超過六百場講座,著書也超過三十本,包括The Human Being: A Theological Anthropology(2013年),以及The Christian Faith: A Creedal Account(2014年)。

讀後感:信守真道(羅永光)
在中文出版的書籍中,研究路德神學的並不多。雖然西方著作中也有少量已翻譯成中文出版,如保羅‧阿爾托依茲(Paul Althaus)的《馬丁路德的神學》和拜爾的(Oswald Bayer)《路德神學:當代解讀》。可是,由於阿爾托依茲的《馬丁路德的神學》較側重信義宗的教義神學,對信義宗教牧的幫助較大;拜爾的《路德神學》非常學術,也很哲學性,較適合學者閱讀,而對一般信徒而言,這兩本好書也因此有其不足之處。史華滋(Hans Schwarz)是國際知名的神學家,是德國累根斯堡(Regensburg)大學的榮休教授。他的Martin Luther. Einführung in Leben und Werk(馬丁路德的生平和思想導論)德文原著早於一九九五年出版,期間經過多次修訂及增修,也曾翻譯成英文、斯洛伐克文和俄文。《信守真道:馬丁路德的生平和思想導論》一書乃依據二零一五年的英文增修版"True Faith in the True God"翻譯而成,以配合教會改革運動五百周年紀念。《信守真道》是一本有分量的學術著作,卻又是一份清晰易明,普讀性很高的作品。書中甚至可以找到一些華文出版中鮮為人知的材料,如路德對教育、經濟和音樂的影響。史華滋把路德生平的重要經歷與他的神學要點扼要地整合在短短的二百多頁篇幅中;他不但清楚的解釋了五百年前的神學,更難得的是,他提供了不少當代的討論和反思,包括「唯獨聖經與聖經鑑別學」,「路德與猶太人」,「兩個國度與第三帝國」等等。如果讀者沒有很多時間,沒有太多神學基礎,但又對教會改革或對路德神學有興趣,《信守真道》不但能夠提供一幅清晰的圖畫,也能幫助我們整理正確的思路。
書名 信守真道:馬丁路德的生平和思想導論
原文書名 True Faith in the True God
作者 史華滋(Hans Sehwarz)
譯者 古志薇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7年10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21 X 14.5 厘米
頁數 301頁
定價 港幣13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10元)
編號 TS1709A01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922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紀念「教會改革運動500周年」出版著作馬丁路德相關書籍推介相關書籍:路德神學──當代解讀試讀「第八屆基督教金書獎」

共融靈旅


《共融靈旅》是由世界各地聖公宗與信義宗的教牧及信徒共同撰寫的靈性反思,並邀請讀者一同踏上這難忘的靈程之旅,親身經歷、默想及見證基督徒如何踐行與人與主共融的信仰生活。

此書,亦可以成為預苦期(一連六週)靈性操練,每天一篇,每週一個主題為默想方向,包括:上帝的使命、藉上帝的恩典得釋放、救恩—並非商品、人類—並非商品、大自然—並非商品、社關服事,連合不同宗派的靈修傳統,讓我們走進更深的共融。

讀後感:一起共融成長(梁麗娥)
自一九七二年起,普世聖公宗(Anglican Communion)與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已經為促進雙方教會的合一和共融開始了神學對談。過去四十多年的對談成果,除了反映在一份又一份的地區性協議書之外,也在一些地區的教會聯合事工和教會生活中表達出來。1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六年,聖公宗與信義宗國際協調委員會(Anglican-Lutheran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ng Committee, 簡稱ALICC)被委派以過去雙方對談及協議為基礎,推動和鼓勵兩教會在全世界不同地區的進一步合作與共融,又期望藉教會改革運動五百周年這歷史性的時刻,信徒能更多體會教會合一的重要。因此,委員會不選擇撰寫艱澀的神學論文,而是邀請來自世界各地兩教會的牧者和信徒代表,共同撰寫這本《共融靈旅:聖公宗—信義宗的靈性反思》(Librated by God’s Grace: Anglican-Lutheran Reflections)的靈修小書,希望藉雙方的撰寫人對聖經經文、禱文、詩歌、經歷以及神學反思,讓讀者能欣賞到兩教會不同的文化和獨特的傳統,也看到互相在靈性上的共通,並能彼此分享和一起在主裏共融成長。

本人有幸能參與過去四年ALICC的會議,今天更喜見ALICC推動出版這本內容簡明易讀,文字予人親切感的靈修書,能以中文版與普世華人信徒分享。

1有關普世聖公宗與世界信義宗聯會對談的詳細資料,可參考普世聖公宗之網頁:www.anglicancommunion.org/relationships/ecumenical-dialogues/lutheran.aspx或世界信義宗聯會之網頁:www.lutheranworld.org/content/lutheran-anglican-dialogue

讀後感:在基督裏共融(歐醒華)
「共融」是一種態度(謙卑)、一個信念(基督身體只有一個)和不斷的屬靈操練(彼此分享、欣賞、進入和學習)。「靈性」是一種對周遭事物的反應,常反映於信徒對身邊的人與事的回應。《共融靈旅》不單見證著聖公宗—信義宗共融的書,又同時幫助讓信徒在與社會共融上作屬靈操練。書中每天屬靈操練的資料包括傳統引文、聖言經節和反思文章。我尤其喜愛當中的引文,它們是十六世紀時期的信仰傳統智慧,令信徒對信仰有更深的領悟,又能經歷與當年聖徒相通的美好!在經文的選讀上,每段聖言都帶出該週所思想的主題,讓屬靈操練過程更有焦點。至於反思文章,或許有時你對作者在經文的詮釋和反思不盡苟同,但閱讀確能令信徒開闊對經文的理解。我對此書的冀盼是不斷進深的共融,不單跨越聖公宗—信義宗兩個宗派,而是更多不同的宗派,甚至是眾多的獨立堂會。彼此欣賞對方的屬靈傳統,互相學習,一起操練靈性。當然,更大的挑戰是東西
方教會之間的共融,這是我數年前在法國泰澤社體中所體驗最實貴的,但願我們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深願上主藉此書祝福基督教會的眾信徒,能在基督裏共融,體驗多元中合一的甘甜!

書籍推介

2017年第三十三屆基督教聯合書展:新書分享會
嘉賓簡介:
戴浩輝博士
信義宗神學院戴浩輝副院長生於信義會教友家庭,先後獲信義宗神學院教育學士、道學碩士及德國慕尼黑大學神學博士,於1979 年加入基督教香港信義會,1985 年被按立為牧師。戴副院長為舊約聖經學者,曾任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監督,常參與國際性教會事工,並於2013至2016年出任聖公宗與信義宗國際協調委員會委員,為信義宗代表之一。

梁麗娥牧師
梁麗娥牧師生於聖公會教友家庭,先後獲英國華威大學理學碩士、信義宗神學院文學碩士(神學)、聖公會明華神學院道學碩士,於2010年被按立為聖公會會吏,翌年被按立為聖公會牧師。梁牧師於2013-2016年出任聖公宗與信義宗國際協調委員會委員,為普世聖公宗代表之一。梁牧師曾任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助理聖品,現為香港聖公會牧愛堂主任牧師。

書名 共融靈旅:聖公宗──信義宗的靈性反思
英文書名 Liberated by God’s Grace: Anglican- Lutheran Reflections
編者 道聲出版社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7年10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21.3 X 14 厘米
頁數 156頁
定價 港幣8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70元)
編號 TS1708D01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915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紀念「教會改革運動500周年」出版著作馬丁路德相關書籍推介試讀

道聲月曆2018

昔日,主耶穌曾教導門徒「愛」是一切律法和先知的總綱(參太二十二36-40)。今日,作為基督的門徒,面對身處的社會,我們可以怎樣回應?2018年,就讓我們一同「從愛出發」,緊記及實踐基督「愛」的教導,從愛主、愛自己、愛鄰舍,以至身處的文化、社會與環境。我們深信,因著愛,社會能變得不再一樣!

書名 道聲月曆2018
作者 道聲出版社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7年7月
開本 27.1 x 21 厘米
定價 港幣25元
編號 TSCAL2018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892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我們的遠象

榮獲

香港「第八屆基督教金書獎」跨媒體策展入圍獎

香港「第八屆基督教金書獎」教會事工(非教材及課程)入圍獎

本書由這七位教會領袖,帶領我們一起解讀當今的香港形勢,以聖經和教會改革運動的精神去看香港的社會遠象,讓大家認清方向,並引導年經信徒對香港的承擔。

撰文者: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張振華監督─從身分和召命說起,透過回望過去香港教會發展歷史的領受和回歸中國的社會發展,讓我們認知從終末的義及教會的使命看我們的身分和此時此地的召命。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林崇智會長─從約翰衛斯理如何成為馬丁路德忠心跟隨者說起,提出三個向度啟迪年青人,包括:對生命鍥而不捨的掙扎和追尋、重建我們的上帝觀和回到聖經去。

信義宗神學院戴浩輝副院長─解讀當今社會的現象與聖經信仰的世界觀,探索這個社會最有可能的烏托邦會是怎樣的。

天主教香港教區陳滿鴻神父─從政制社會發展去分析年輕信徒應如何面對今天香港社會的困局,並提倡教會推動個人及社會的整全發展。

中國神學研究院李思敬院長─從信仰入手,在撕裂世界中反思耶穌基督「彼此相愛」的命令,從而建立「復和者聯盟」。

天主教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分享現時天主教香港教區,包括學校、堂區和教區如何培育年經人與主、與人、與萬物共融,並反省怎樣塑造年經人的遠象。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方承方副監督─引用傳道書的智慧,語重心長地鼓勵年經信徒活出豐盛的生命,也寄語教會領袖要好好培育年經一代。

「我們的遠象─基督徒對香港的承擔」講座講座答問撮要

讀後感
朱小琪
踏入教會改革運動五百周年紀念,多位來自不同宗派的教會領袖按著聖經和教會改革運動的革新精神撰文,特意引導和激勵年輕信徒對香港的承擔,並喚醒當今信徒應持守的召命─在教會改革運動五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要以行動實踐「因信共融」,在基督裏共建我們對香港的遠象。
《我們的遠象─基督徒對香港的承擔》起首,由信義會張振華監督從闡釋信義宗神學、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的歷史發展及當下的香港形勢,為年輕人重尋基督徒的身分與使命。然後,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林崇智會長從循道衛理宗的神學分析教會改革運動帶來的貢獻和啟迪,從而勉勵年輕人要回到聖經建立正確的上帝觀。
接著,就由兩位資深的聖經教授帶領讀者回到聖經去。戴浩輝博士分析當今世界處於恐懼之下,人們選擇在網絡世界中建立信靠關係,其實在舊約聖經有可比擬的記載,就此可探索今日社會最有可能的「烏托邦」。李思敬博士則從新舊約聖經中尋索復和的信仰基礎,並引導年輕信徒要立定心志,在這個撕裂的世界中建立「復和者聯盟」!
本書另一特色是邀請了天主教香港教區兩位重量級神父撰文,他們均對青年牧養事工充滿熱誠和盼望。首先有夏志誠輔理主教從天主教香港教區牧養年輕人的經驗和體會,分享信徒應如何塑造與人、與主、與萬物共融的社會遠象。素來積極引導信徒關注政治民生的陳滿鴻神父,就從天主教整全發展的社會訓導,啟發年輕人如何在撕裂的社會中尋找出路,以及委身推動社會發展。
書末由信義會方承方副監督向年輕人說出真摰感人的「心底話」,勉勵年輕人要以基督信仰來揀選生命!在這分崩離析的社會,藉上帝的恩典和恩賜來推動改革教會和社會。
本書確實匯聚前瞻卓見,處處流露文章作者對栽培年輕一代薪火相傳的熱忱,絕對值得所有年輕信徒、青年事工導師、教會長執及牧者細閱反思!
書名 我們的遠象─基督徒對香港的承擔
編者 道聲出版社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7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1 x 21.3 厘米
頁數 91頁
定價 港幣6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54元)
編號 TS1703D05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847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出版序龔聖美序講座讀書會申請紀念「教會改革運動500周年」出版著作馬丁路德相關書籍推介「第八屆基督教金書獎」

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


《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是參照信義宗教會的背景而編寫,目的在幫助信徒認識和欣賞信義宗的傳統背景,進而了解信義宗教會的特色和運作,也讓其他宗派的弟兄姊妹認識信義宗教會所宣認的信仰網要,消除因誤會而生的矛盾,促進宗派之間的合一見證。

本書篇幅不算多,內容卻是非常豐富全面,涵蓋信義宗信徒平日所遇到的各類問題,以深入淺出、提綱挈領、輕鬆幽默的方式加以解答。為了增加讀者閱讀的興趣,本書還加添了一些趣味性的資料。

本書共分為五章:教會篇、禮儀及崇拜篇、馬丁路德篇、信徒生活篇、聖經篇,適合慕道、初信、以至信徒領袖細讀,絕對是每位信義宗信徒的必讀手冊

讀後感
余瑞堯
《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是參照信義宗教會的背景而編寫,目的在幫助信徒認識和欣賞信義宗的傳統背景,進而了解信義宗教會的特色和運作,以便他們可以更好地投入教會,積極參與事奉和熱心追求成長。本書參考了大量相關的材料,由道聲出版社執行編輯朱小琪教師加以整理編寫而成。參考材料盡量採用華人作者的作品,以切合本地信徒的需要和提升本書內容的實用性。
作為一本手冊,本書的內容盡量涵蓋信義宗信徒平日所遇到的各類問題,以深入淺出、提綱挈領、輕鬆幽默的方式加以解答。為了增加讀者閱讀的興趣,本書還加添了一些趣味性的資料,例如「為甚麼每年復活節日期都不同?」
我們期望本書能夠受到廣泛歡迎,它特別適合那些希望對信義宗教會有更多認識的信徒作個人閱讀或小組討論之用,也可以作為信義宗教會在培育信徒時的用書。願上帝使用本書,使它成為信義宗教會眾教牧及信徒的祝福。
讀後感
朱小琪
上一版本的《信義宗信徒手冊》出版至今,剛好十年了!它一直是我們信仰生活的導航書。那麽,十年後的今天,為甚麼要寫另一版本呢?
上一版本的內容乃是根據二零零五年美國Augsburg Fortress出版的The Lutheran Handbook翻譯,因此帶有濃濃的美國文化背景:例如〈教會篇〉內收錄了「怎樣在一間沒有空調的教堂內生存一小時」、「帶甚麼前赴教會的『百樂』餐(Potluck)」等文章。
快將出版的《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則專為信義宗教會及信徒撰寫,承傳深入淺出的風格,闡述我等信徒如何在當今社會中實踐信仰。它既有馬丁路德的神學精要、解讀信義宗的禮儀及崇拜、也不乏解答信徒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零碎問題,例如:怎樣才算是教會?一定要做十一奉獻嗎?基督徒應否參與政治?
本書共分為五章:教會篇、禮儀及崇拜篇、馬丁路德篇、信徒生活篇、聖經篇,適合慕道、初信、以至信徒領袖細讀,絕對是每位信義宗信徒的必讀手冊!你既願意每天花不少時間瀏覽手機上的各式資訊,現在誠意邀請你每天也翻一翻這本隨身指引,幫助你在這動盪世代中活出堅定的信仰!
讀後感
葉亮星
二零一七年是教會改革運動500周年,當年馬丁路德博士憑真理改革教會,隨後信義宗教會應運而生。道聲出版社在這時候推出《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正是恰如其分的時刻,讓眾信義宗教會的信徒對自己的信仰內容溫故知新。同時,也讓其他宗派的弟兄姊妹認識信義宗教會所宣認的信仰綱要,消除因誤會而生的矛盾,促進宗派之間的合一見證。
《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篇幅不算多,內容卻是非常豐富全面。共有五個篇章,包括:
第一篇:教會篇
第二篇:禮儀和崇拜篇
第三篇:馬丁路德篇
第四篇:信徒生活篇
第五篇:聖經篇
每篇章都深入淺出、簡單扼要、簡潔易明,剖析信義宗教會的教會觀、崇拜禮儀的神學意義、信仰立場、信徒生命成長指南和信仰的根基。所謂:「一書在手,『因信稱義』你擁用」。
讀後感
朱永生
閱畢《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一書的初稿,即時的感覺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很佩服編輯們的功力,能這麼精簡扼要地把有關信義宗教會的基本資料,及一般信徒對教會、信仰、生活、社會處境等範疇所關心的事項以問答方式有條不紊地羅列出來及提供基本解說。我尤其對「馬丁路德篇」中就這位偉大牧者的精緻簡介印象深刻,在「宗教改革運動500周年」前夕讀來別具興味。
當然讀者們不能期待一本小書中可詳細地解答其心中對信義宗教會的所有問題;並且在「信義宗」這一把大傘子下其實也包含了不同宗派,本書當然也不可能就信義宗聯會六個成員宗派的教義、禮儀、體制、傳統等獨特之處作逐一介紹,但作為一本導引性手冊,本書已恰如其份地提供了一份簡單易明的信仰生活藍圖。書中各篇內容均有詳細註腳,足顯示編輯們對資料的搜集及編纂態度認真嚴謹,也為有興趣深入了解特定內容的讀者提供了進一步的閱讀文獻指引。我很樂意向大家推薦這本小書。
書名 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
編者 朱小琪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7年3月
包裝 軟精裝
開本 12.8 x 17.8 厘米
頁數 168頁
定價 港幣9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72元)
編號 TS1702A01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830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試讀紀念「教會改革運動500周年」出版著作馬丁路德相關書籍推介

啟示錄的4個旋律

第一旋律 —— 天上的敬拜(主旋律/女高音)
第二旋律 —— 得勝的聖徒(女中音)
第三旋律 —— 受苦的教會(男高音)
第四旋律 —— 受審的世界(男低音)

本書的內容主要就是描述這四個旋律如何進行。本書的寫作,是為了幫助基督徒確信「啟示錄」很重要,並實際可以讀懂它;也在讀了之後領受不一樣的生命,這生命是第二世紀的基督徒曾經擁有的,他們藉此生命在苦難中得勝,時常進入到屬天的敬拜。啟示錄真理的開啟不僅能提醒我們不致退後冷淡,更能幫助我們在未來的各種挑戰中得勝,也能使我們預備自己及幫助別人成為國度人才,一起進入永恆的事奉與敬拜。

盼望讀者讀完本書後,能得到三方面的結果:
第一、對上帝、基督、聖靈,有深刻的認識,而全心信靠祂。
第二、對教會、國度、新天地有明確的了解,而忠心服事祂。
第三、對過去、現在、將來,有真實的看見,而警醒等候祂。

作者簡介:莊東傑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八日出生於高雄市

學歷
台灣大學物理學系理學士
中華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
美國加州台福神學院教牧博士
香港信義宗神學院神學博士

經歷
台北真理堂提摩太(高中)團契輔導
台北家家禮拜堂傳道、教師
台北家家歌珊堂牧師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牧部主任
台灣信義會前鎮教會牧師
高雄勞工福音中心主任
中華信義神學院高雄分部主任
基督教台灣信義會總會監督
台北道聲出版社社長
中華信義神學院董事長
嘉義基督教醫院董事長
高雄學生福音中心創設人
高雄基督教信義醫院董事長
台灣信義會三民教會牧師
華神、正道、聖光、浸宣兼任教師
台灣信義會神學教育中心專任教師

書名 啟示錄的4個旋律
作者 莊東傑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6年1月
包裝 軟精裝
開本 15.6 X 23.4 厘米
頁數 460頁
定價 港幣152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29元)
編號 TW879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0937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無可限量:神手中的教會

十年的時光,可以讓蹣跚學步的嬰孩長成行動穩健的少年,也可以讓新發嫩芽的幼苗茁壯成綠蔭茂盛的大樹。十年前,火把教會台北市某個角落成立,經過十年穩健成長至今有超過一千七百人聚會。2016為火把教會成立十週年,在這本書中,火把教會的主任牧師楊永民牧師透過幽默真摯的筆觸與讀者分享,火把教會如何從三十人開始的小小教會,如何一步一步成為立志要改變世界的千人教會。

作者簡介:楊永民牧師
畢業於新加坡神學院(SBC),現任中華基督教行道會聯會主席、火把行道會主任牧師、財團法人新漾基金會董事長、火把全人發展協會理事長。已婚,育有一雙兒女。致力於建造一個強壯、榮耀、健康、充滿愛的教會,希望神的兒女都成為具有熱情、信心、卓越的現代領袖。
楊永民牧師長期投入媒體宣教,參與錄製好消息電視台Good TV禱告大軍節目。著有《無可限量:神手中的教會》。

書名 無可限量:神手中的教會
作者 楊永民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6年8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5 X 21.4厘米
頁數 255頁
定價 港幣104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88元)
編號 TW809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24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後現代教會的武器:奧秘

071-a-weapon-for-the-post-modern-church-mystery-1280x720

武器?教會需要武器嗎?打仗才需要武器,教會雖然不打屬世的仗,卻要打一場屬靈的仗。打屬靈的仗,就必須用屬靈的武器。

這本書嘗試從三一神的角度來探討聖洗、聖餐、聖道和崇拜這四個課題。藉此,盼望教會能衝出後現代的迷思,掌握打嬴這場屬靈戰爭的秘訣。

此書是寫給所有願意安靜下來,認真思考及反省「舊」問題的基督徒和信仰的追尋者。

讀後感(張亦農)

閱讀《後現代教會的武器——奧秘》,感到振奮。這書一再鼓勵後現代處境的基督徒,追求「以上帝為中心」的生命。書中一再流露,上帝是真實存在的信念。這是基督徒言談間,可能遺忘了的;使我們談信仰時變得抽離,淪為泛知識的討論,或自我的認識與追求。要以上帝為中心,需要承認和面對這位活著的上帝。張博士很努力透過三一神的向度,展析了洗禮、聖餐、講道、崇拜及祈禱,對尋道者的意義。讀下去很舒服、嚮往;要在實踐中有所領悟,卻充滿難度,不易掌握。用奧秘命名這書,是一個好的提醒。不竟,惟有上帝的幫助,才可讓我們在尋道中,認識祂的美善。

書名 後現代教會的武器:奧秘
作者 張玉文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6年6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 x 21.3 厘米
頁數 77頁
定價 港幣4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38.4元)
編號 TS06-06-A6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2196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