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癮:如何在這個愛自拍的世界中跟隨耶穌

tw-03-struggles

這本書幫助你定睛在耶穌,而不是3C螢幕

我們都熱愛科技和社群媒體帶來的各種好處,然而有越來越多人發現它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至少有一種現象是我們五年前不用面對的:現在的人老是情不自禁地猛盯手機螢幕,同時一天到晚都在接收旁人的動態更新。

在《#社群癮》這本書中,克雷格牧師毫不迴避地指出現今世代數位上癮的失控狀態,這個世界不停地告訴我們要愛慕、推崇自己,耶穌則告訴我們要捨己。如何能夠在這個瘋狂愛自拍的世界中保持冷靜及謹守界線?

本書帶你重新思考耶穌所顯現的各種生命特質:滿足、親密、真實、同理及安息,透過聖經真理,追尋生命真正的滿足。書中特別收錄〈社群十誡〉,更進一步地幫助讀者在社群媒體的風潮中及信徒靈命成長的需要上取得平衡。

作者簡介:克雷格.葛洛契爾 (Craig Groeschel)

克雷格.葛洛契爾 (Craig Groeschel)牧師是紐約時報的暢銷作家、世界知名講員,同時也是美國第二大教會–生命教會(LifeChurch.tv)的主任牧師,生命教會所研發的YouVersion 聖經 APP目前已經有超過二億次的下載。

克雷格牧師也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已出版的著作有《騎呢信徒》(香港天道)、《A貨信徒》(香港天道)、《心靈解毒》(學園)、《Fight!》(學園)等。

#社群癮——鞏固、深化、延伸(讀後感)
俞真・基督教新媒體運動倡議人科技的演進可讓我們能便利地鞏固、深化、延伸人際關係。
科技的演進亦讓我們能便利地鞏固、深化、延伸人心軟弱。

在社交媒體中,我們習慣於快速製作、接收和轉發訊息,卻常常忽略停一停、想一想的屬靈思考空間,以致往往未能鞏固、深化、延伸其正面的積極作用。每當我們談到其負面作用時,常會慣性地諉過於科技,卻容易忽略了我們自身的「貢獻」。

《#社群癮》作者以牧者的屬靈眼光及對信仰、對人心的透徹認識,用心帶領我們去透視「社群癮」的各種現象所折射出來的人心需求及人性軟弱。科技本身是中性的,為善為惡,存乎一心。作者並不否定科技帶來的積極作用,但卻更著重討論當人迷失在當中的危險。

英文原著的書名直譯是《#掙扎》,從愛比較、拜偶像,到迷自拍、越界線,作者從多個層面分析科技如何讓人心的問題與掙扎以不同的形式展現。最重要的啟迪是讓我們對很多可能習以為常的現象重新作出深入思考,並以簡潔易明的闡述讓我們從聖經的真理作出反省,追尋生命真正的滿足。

要深入體驗《#社群癮》如何鞏固、深化、延伸我們的信仰根基和屬靈鑑察力,不單要讀,更要咀嚼、沉澱、交流、討論。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挑戰和機遇,《#社群癮》所能帶動的討論是現時基督教群體中極其需要的。無論我們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它都能鞏固、深化、延伸我們對科技、對人心、對信仰的反思。

書名 #社群癮:如何在這個愛自拍的世界中跟隨耶穌
原文書名 #Struggles: Following Jesus in a Selfie-Centered world
作者 克雷格.葛洛契爾 (Craig Groeschel)
譯者 張洵宜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6年10月
包裝 軟精裝
開本 15 x 21.6 厘米
頁數 303頁
定價 港幣115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8元)
編號 TW817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224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香港)道聲出版社(台灣)
延伸閱讀 3C是否已奪走你愛耶穌的心?──《社群癮》讀後感《#社群癮》讀書會讀書會申請

馬丁路德羅馬書講義

twc-09-luther-lectures-on-romans

馬丁路德所著《羅馬書講義》可謂一劃時代的巨著。羅馬書裡面的福音雖如日中天,如雷貫耳,但不幸被掩蔽堵塞住了,以致後代的人看不見它的榮耀光輝,聽不到它的偉大樂音。中世紀的路德雖渴慕能找一位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惟因當時教會的誤導,使他歷盡艱辛,幾乎走上絕路,仍不得其門而入。最後蒙上帝光照,終於在對「上帝的義」之認識上得到突破,不期然揭開改教的序幕,為未來的教會帶來巨大深遠的影響。

馬丁路德對聖經的詮釋、理解及全然的信靠,直到如今,仍深深影響著當代的教會。深願這本中世紀改教先驅的巨著,穿越時空,仍舊向讀者發聲。讓神的話語,解開之後成為您的生命、詩歌及力量。

再版序:劉孝勇(中華信義神學院院長)

從古至今,羅馬書的註解和研究已經很多了,還差這本嗎?還需要這本嗎?答案是──非常需要!

五百年以來,馬丁路德作為教會改革運動的先驅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是如何來詮釋羅馬書,乃至於教會改革運動可以風起雲湧,改變整個世界,當然要來看他的「羅馬書講義」。研究路德的學者拜爾(Oswald Bayer)曾提到:「路德在研讀羅馬書時才領悟這個使人得救的權威,那可不是偶然的;所以,他在1522年的序文中特別提升羅馬書(連同加拉太書)作為詮釋整本聖經的準則:『一盞明亮的燈』,『完全足以照亮整部聖經』……。」要明白整本聖經,需要讀羅馬書;要原汁原味地體驗路德對羅馬書的詮釋,需要讀路德的「羅馬書講義」。

中華信義神學院出版社在2006年四十週年校慶前夕,推出了路德「羅馬書講義」的中文譯本。十年來,這本書已銷售殆盡,亟需再版。而今,中華信義神學慶祝建校五十週年,全世界更要在明年盛大紀念教會改革運動五百週年。值此五十加五百的重要時刻,信神決定推出路德的「加拉太書註釋」,並且再版這本「羅馬書講義」。

這次再版,已把前一版中的拉丁文翻英文不準確部分加以修正,並在中文的表達上略作調整,使譯文更加流暢。在此要特別感謝信神的俞繼斌牧師、魯思豪牧師、潘佳耀牧師、歐祈人牧師、及林盈沼老師,因為他們的參與和付出,才使這次再版的工作得以完成。願滿有憐憫之愛和赦罪之恩的上帝,紀念在本書出版上一切勞心勞力的肢體,更使本書成為眾華人教會的祝福!

書名 馬丁路德羅馬書講義
作者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編譯 波克(Wilhelm Pauck)
中譯 李春旺
出版社 中華信義信義神學院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6年四月(初版);2016年10月(再版)
包裝 平裝
開本 17.7 x 23 厘米
頁數 560頁
定價 港幣215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84元)
編號 TWC904
國際書號ISBN 9789869099042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一石激起千重浪:改革運動教會歷史簡介(增修版)

ts-07-reformation-church-history-enlarged-edition

馬丁路德在威登堡(也有譯為「威丁堡」)教堂的大門上,張貼了以拉丁文寫成的《論贖罪券的效能》(普遍稱為《九十五條》),一場波瀾壯闊的教會改革運動由是展開。他的這個舉措便像一塊石頭,投進沉寂的湖面,所激起的迴響,攪動起的浪花,讓教會的發展從此走上一條前人完全不能想像的道路。

李廣生牧師用心修訂本書,以流暢的筆觸,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不單作了字詞或段落上的潤飾,更增加了一章「歐洲其他地區的改革運動」等等,目的只有一個:為讀者帶來一本內容更全面,可讀性更高的著作。新版的《一石激起千重浪:改革運動教會歷史簡介》,你又怎可錯過!

088-reformation-church-history-an-introduction-1280x720

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何分別?為何有那麼多不同宗派名稱的教會?這些問題都是初信或想認識基督宗教人士的問題。這本書以普世教會的心懷寫成的,作者用字小心、準確,不煽情,對教會改革的詮釋十分中肯。這本書另一個特色是給讀者們一個更能掌握十六世紀教會改革時期的資料,使讀者明白當時的情況。此外,作者更要求讀者一起回顧,認識歷史的主宰,上帝的作為,祈盼一同邁向更大的合一,同心合意,面對世界的挑戰和需要。

作者簡介:李廣生

李廣生,一九七七年台灣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理學士;一九八三年香港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一九九零年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神學碩士;一九九六年美國芝加哥信義神學院神學碩士;二零零零年美國芝加哥信義神學院哲學博士。
一九八三年起受召聘任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恩堂教師;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受牧師職;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四年擔任主任牧師。
一九八七至八九、九零九四年香港信義宗神學院兼任講師;二零零零至二零零四年助理教授;二零零七至二零零九、二零一五至二零一六年出任教牧學博士課程主任;二零零九至二零一二年出任教務長。
博士論文:《路德的教會觀及其與今日中國處境的關聯》

讀後感(陳志明)

一般人看馬丁路德的改革,就是宗教改革,李廣生博士文中指出,「所涉及的卻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神學等等各個方面」。書中不但論及改革運動的前後歷史,也介紹了不同的改革先鋒如慈運理、加爾文的歷史和神學思想。李博士是路德神學的專家,學養功深,發而為文,處處顯得活潑而發人深省。作為信義宗信徒,讀李博士的《一石激起千重浪》可謂相得益彰,不單看到先輩改革的艱難歲月,天父上帝在歷史中的奇妙作為,也是個人信仰的再思。

熱烈推介(陳潔玲)

馬丁路德在威登堡(也有譯為「威丁堡」)教堂的大門上,張貼了以拉丁文寫成的《論贖罪券的效能》(普遍稱為《九十五條》,一埸波瀾壯闊的宗教改革運動由是展開。他的這個舉措便像一塊石頭,投進沉寂的湖面,所激起的迴響,攪動起的浪花,讓教會的發展從此走上一條前人完全不能想像的道路。在我們記念宗教改革500周年的當下,我們怎不能對這段動魄驚心的歷史好好的認識、回顧、反思。
李廣生牧師的著作《一石激起千重浪:改革運動教會歷史簡介》第二版出版在即,對有志於認識中世紀改革運動歷史的肢體,這是一本十分值得一讀的著作。李牧師以流輰的筆觸,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不只介紹了對本宗信徒所熟悉的馬丁路德的生平及思想,也論及慈運理、成人浸禮派、加爾文、大不列顛的改革運動。在增修版中,李牧師不單作了字詞或段落上的潤飾,修訂。在正文中更增加了一章「歐洲其他地區的改革運動」,拓闊了在上一版中未盡的歷史篇幅,也在附錄的可讀性上下功夫,把原附錄四「支持馬丁路德和德意志改革運動的三位撒克遜選侯」的內容化整為零,放到第三章「馬丁路德的生平和德意志的改革運動」裏面,以註腳形式介紹相關的人物。相信這一切改動,目的只有一個:為讀者帶來一本內容更全面,可讀性更高的著作。新版在即的《一石激起千重浪:改革運動教會歷史簡介》,你又怎可錯過!

書名 一石激起千重浪:改革運動教會歷史簡介(增修版)
作者 李廣生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9年9月(初版);2016年12月(增修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1 x 21.2 厘米
頁數 293頁
定價 港幣10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86元)
編號 TS1613A08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816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威登堡風雲:馬丁路德的朋友與對手

tw-05-wittenberg-legacy

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威登堡教堂張貼《九十五條論綱》,出乎意料地在歐洲政、教界掀起軒然大波。這個事件不僅直接、間接影響歐洲其他地區的改革大業,更造成神學與教會體制的重大變革,改變近代歷史的走向。在普世教會慶祝宗教改革五百週年的同時,作者以《威登堡風雲》為題,描繪路德及他的朋友與對手共十人的生平、思想,讓讀者深入了解德意志地區的教會改革運動。

推薦序
自序
楔子:路得與威登堡
第一章 宗教改革之父:馬丁路德
第二章 第一位信義會師母:凱蒂波拉
第三章 馬丁路德的屬靈導師:施道比次
第四章 路得的左右手:神學奇才墨蘭頓
第五章 全方面的教會改革家:布根哈根
第六章 協助宗教改革的三位君主:腓德力、約翰、約翰腓德力
第七章 宗教改革的圖像紀錄者:老克拉納
第八章 從威登堡出走的改革家:迦勒斯大
第九章 從改革到革命:閔次爾
第十章 藉人文理念推動改革的學者:伊拉斯姆

作者簡介:廖元威

廖元威牧師,政大歷史系畢,華神道學碩士,美國明州路德神學院神學博士。現任中華福音神學院歷史與神學副教授,兼推廣教育處長,同時擔任台灣信義會救恩堂督導牧師。歷任高雄後勁信義會主任牧師(1985-92),中華信義神學院學務長(1997-2001),中華福音神學院牧育部長(2001-05)、教務長(2005-14)、代理院長(2010-11)等職。
作者於1975年10月31日在台北葛理翰佈道大會信主,同年聖誕節在台灣信義會救恩堂受洗。已婚,育有一女、一子。

熱烈推薦閱讀分享:李廣生(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牧師、信義宗神學院教授)

《威登堡風雲:馬丁路德的朋友與對手》是基督教臺灣信義會牧師、中華福音神學院歷史與神學副教授廖元威博士的處女作,於去年第四季面世。本書除了介紹因為十六世紀改革運動先鋒馬丁路德而著名的威登堡小城,當然也介紹與這小城關係密不可分的馬丁路德,並與馬丁路德關係密切的歷史人物,包括他的妻子凱蒂波拉、屬靈師父約翰施道比次、得力同工墨蘭頓和布根哈根、三位支持改革的選侯腓德力、使馬丁路德的改革運動思想平民化和普及化的藝術家老克拉納、從老師到同工再變成叛徒的迦勒斯大、由改革運動同路人淪為革命陌路狂徒的閔次爾,和可敬的論戰對手人文主義王子伊拉斯姆。

歷史學者可以著作等身,但未必懂得教學;教會歷史老師可以很有學問,但未必懂得分享。雖然本書是廖博士的第一本著作,讀者一定會感受到他的教學恩賜;不但如此,大家更可以從本書的內容發現到廖牧師細說人物娓娓道來、介紹故事情理頭頭是道的「能力高超」(香港建道神學院前院長梁家麟博士語,見本書第十頁「推薦序」)。

全時間讀神學十年、教神學快十七年,然而,拜讀廖博士的大作,我仍然能夠從中獲益良多,這實在是真的。即使正如每本書都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沙石,但瑕不掩瑜,對想更多認識關於威登堡和馬丁路德這段歷史的朋友,本書絕對是值得推薦、實至名歸的好書。

書名 威登堡風雲:馬丁路德的朋友與對手
作者 廖元威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6年10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1 厘米
頁數 190頁
定價 港幣79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67元)
編號 TW818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484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