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s in Asian Theology (Volume I: India)

ta16lts-03-profiles-in-asian-theology-goodbook

This book is about Indian theology. Legend tells that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India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the first century when the Apostle Thomas landed in India, and the church of Thomas in Chennai today is claimed to be a testimony of it. It is certainly dubious whether the history of the church in India can go that early, but it is certain, however, that Christian missionary activities were extremely active in India already in the 5th century. The existence of the Syrian Orthodox Church in India illustrates its origin early in relation to the Nestorians. Thus, it is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before the Protestants appeared in the land of India.

作者簡介:Peter King Hung Lee and Karl-Hermann Mühlhaus

Peter King Hung Lee, a Hong kong Chinese,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sian theology for four decades, fist as director of the Christian Study Center for Chinese Religion and Culture in Hong Kong for over 20 years (1974-1995)and later as a professor in theology and culture at the Lutheran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Hong Kong. He has still been active in this field in many ways even after his retirement. He is one of the pioneers and a senior fiqure in Asian theology.

Karl-Hermann Mühlhaus from Germany, however eith a special relationship to Asia through his Hong Kong Chinese wife, has been fascinated by this subject for two decades, first teaching systematic theology and “Christ and Culture" at the Lutheran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Hong Kong until the end of 2002, and since then continuing his studies, also after his retirement in 2003.

書名 Profiles in Asian Theology (Volume I: India)
作者 Peter King Hung Lee and Karl-Hermann Mühlhaus
出版社 信義宗神學院
出版年份 2015年
包裝 平裝
開本 14 x 21.4 厘米
頁數 433頁
定價 港幣18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53元)
編號 TA16LTS4A06
國際書號ISBN 9789881635075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Liturgies that Move!

ta16lts-03-liturgies-that-move-goodbook

「Liturgies that Move」匯集了基督教禮儀中常被忽視的動作元素。本書鼓勵信徒以身體行動如行走明陣、喜樂舞蹈思想及經歷基督。(本書為英文書籍)

作者簡介:Gabriele Hoerschelmann & John G. LeMond

Gabriele Hoerschelmann and John G. LeMond were professors at Lutheran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Hong Kong in the areas of theology, worship and homiletics. They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and helped to shape the worship life of a center of learning that brings together people from a rich variety of churches and cultures throughout Asia.

書名 Liturgies that Move!
作者 Gabriele Hoerschelmann & John G. LeMond
出版社 信義宗神學院
出版年份 2015年
包裝 平裝
開本 14 x 20 厘米
頁數 141頁
定價 港幣2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8元)
編號 TA16LTS3B05
國際書號ISBN 978988163506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愛的故事:從饑荒到豐滿

twc-04-the-love-story-goodbook
苦難是磨鍊的機遇│回轉是重生的蒙恩
神對我們無比的大愛
有時需要經歷困境並降服於神的帶領才能具體體現
如同拿俄米必須經歷喪親絕境
如同路得必須以信心順服回應
最終
順服是通往領受無盡豐富恩典的途徑

作者簡介:劉志雄

美國資訊系統博士,貝郡基督徒證主教會長老,基督學房校長。常在北美各地及歐洲、亞洲、澳洲擔任夏令會及福音營講員。

著有《福音與教會》、《生命與神》、《生活與神》、《牽手一世情》、《按照聖經作父母》、《黑門的甘露》、《按照聖經教導子女》、《豐盛與神》、《十架七言》、《不一樣的人生》、《按照聖經孝敬父母》、《八福》、《如何明白神的引領》、《優秀是訓練出來的》、《神蹟奇事》、《出人頭地》、《約拿書─不可思議的上帝之愛》、《俄巴底亞書─從以東看神的審判》、《聖經中的工作觀》、《不再抓狂》、《失敗其實不簡單》、《那鴻書》、《按照聖經談戀愛》、《永不放棄的愛》、《真有地獄嗎?》等書。

譯有《見證火炬─二千年教會的屬靈歷史》、《耶穌真貌》、《按照聖經作長老》及《平等中有差異》。

書名 愛的故事:從饑荒到豐滿
作者 劉志雄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6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9 x 21.0 厘米
頁數 316頁
定價 港幣126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07元)
編號 TWC888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156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再多活一天─焦慮與憂鬱症患者的心靈處方

twm-05-just-one-more-day

作者於本書中將其與焦慮和憂鬱症親身搏鬥的經歷娓娓道來,讓讀者從四十篇以默想形式撰寫的小品文中獲得新的見解、釋放與希望。每一篇小品文包含一段經文、一段默想,以及一段祈禱文。作者柯百黎希望透過閱讀本書,讀者得以從中獲得「再多活一天」的安慰與決心。

作者簡介:柯百黎(Beverlee Buller Keck)

柯百黎在加州的聖華金河谷(San Joaquin Valley)長大。門諾弟兄會的農夫們在此地辛勤耕耘,將它變為「美國的水果籃」(the fruit basket of the nation)。大學畢業後,她進入學園傳道會服事,在華盛頓大學、北加州及英國等地投入學生事工。後來她認識了德溫,兩人婚後因德溫要在泰博特神學院(Talbot School of Theology)進修神學,所以遷往南加州。結束泰博特的課程後,百黎曾在兩間教會服事,擔任婦女事工部與教會資源事工部總監。這段時期,她也擔任在演藝界發展的女兒茉莉的經紀人,約十年之久。她最後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金融服務公司擔任教會公關經理。百黎目前與丈夫住在加州橘郡的鄉間小屋,兩人育有一女。百黎喜愛寫作、閱讀、游泳、旅遊,並享受與家人及親友共處的寶貴時光。

譯者簡介:蔡明穎

台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所中英口譯組碩士,曾於英國留學與工作。喜愛閱讀、旅行、學習新事物,相信友誼與甜點能使人生更美好。

書名 再多活一天─焦慮與憂鬱症患者的心靈處方
原文書名 Just One More Day
作者 柯百黎(Beverlee Buller Keck)
譯者 蔡明穎
出版社 社團法人台灣舉手網絡協會
出版年份 2016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0.8 厘米
頁數 271頁
定價 港幣115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8元)
編號 TWM010
國際書號ISBN 9789869150439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讀出天機

TA-04-reading for divine penetration

本書取題為「讀出天機」,一方面強調讀者對文本的重要。沒有讀者的文本在理論上是「沉寂」的,一旦有了讀者,文本便「活潑」過來了;另一方面是強調愛慕聖言和讀經的寶貴。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假如讀屬世的書可以得到珍寶,勤讀聖經及正確讀經又豈非可以得著神的心意?這還不是讀出天機嗎?

作者簡介:周兆真

瑞典烏布撒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神學博士
香港信義宗神學院院長

著作選錄─
“The Sign of Jonah Reconsidered. A Study of Its Meaning in the Gospel Traditions"(1995)
《凡有耳的就應當聽》(道聲出版社,2002)
《羅馬書註釋》(2007)
《啟示錄─打開真相》(道聲出版社,2013)

書名 讀出天機
作者 周兆真
出版社 信義宗神學院
出版年份 2016年
包裝 平裝
開本 14 x 21.4 厘米
頁數 260頁
定價 港幣12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09元)
編號 TA16LTS1B08
國際書號ISBN 9789881635082
精彩試讀 讀出天機─試讀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管教,原來可以很幸福

OSB-09-happiness in teaching a child

管教≠發飆,指正≠羞辱,尊重≠放任

親愛的家長們,你心中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吶喊?
「天啊!到底要怎麼講,孩子才會聽懂?」
「為什麼我要你往東,你偏要往西?難道孩子天生就喜歡和大人唱反調嗎?」
「為什麼別人可以做到的事,你卻做不到?」
「為什麼我的另一半,總是要在孩子面前扯我後腿?」
「你難道不明白,我管你是因為我愛你嗎?」

從此,再也不需要『聲嘶力竭、大發雷霆』!
只要把握一點小訣竅,讓孩子喜歡被「管教」,甚至「越管教,越親密」!
孩子詮釋世界的方式其實和大人是非常不一樣的!有時候我們一個無心的回應或動作,都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永久的副作用……。
「愛孩子,可以不傷害孩子。」只要你願意開始換個角度聽聽孩子怎麼說、常常給予孩子適切的鼓勵與支持、多一點同理心,你將成為孩子最喜歡的朋友與榜樣!

教養沒有捷徑與偏方,想要找回親密和溫馨的親子關係,關鍵在於─開始學習與改變!
本書記錄作者多年來,身兼幼兒教育工作者與母親雙重身分的觀察心得,是一本相當實用的教養工具書。書中運用尊重、同理且實際的方法,能夠幫助擁有各種不同年齡層小孩的父母,克服親子教養與溝通的無力感,重新找回信心與動力;認知並突破長久以來的教養盲點;找到真正有效的溝通模式,享受幸福的親子關係。

作者簡介:劉慈惠

致力於推動品格教育,現為豐盛品格培訓中心執行長。
曾歷任台南新化高中老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主任及教授,更擔任過美國威斯康辛州幼兒園課程的老師、主任,同時也是美國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
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親子關係、品格教育、家庭教育、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因其深入淺出的論述,時常受邀至好消息電視台,成為《幸福來敲門》客座來賓、《幸福學堂》講師,並廣受好評。

作者分享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幼兒服務-家長通訊062016期

書名 管教,原來可以很幸福
作者 劉慈惠
出版社 格子外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 2016年1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1.1 厘米
頁數 189頁
定價 港幣9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77元)
編號 OSB-BA004
國際書號ISBN 9789869211611
試讀連結 《管教,原來可以很幸福》試讀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