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禮儀之基石:聖餐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ly communion to rethink the meaning of christian wedding and funeral

婚禮只是以新人為主、喜慶的場合嗎?喪禮只是對過世者的緬懷和歌功頌德嗎?從聖餐的角度再思婚禮和喪禮的意義,將開展我們的視野,透過以上帝為中心的聖餐,一窺婚姻和死亡的奧秘,探索蘊藏在婚禮和喪禮中永恆真理。

聖餐,是婚禮、喪禮中的「神聖的一刻」(Holy Moment)。它像一顆耀眼的鑽石,從不同的切割面,將天上的榮光,反射在地上人間。這本書將藉著以聖餐為核心的生命禮儀,鞏固我們的信仰根基。

作者簡介:張玉文

張玉文,出生於臺灣,母會為臺灣信義會。1990年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1994年比利時魯汶大學文學碩士,2000年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目前任職信義宗神學院副教授,教授實用神學禮儀崇拜科目。著有《後現代教會的武器:奧秘》、《聖經中的崇拜》、《說苦論罪》及《不禱告的禱告》。

熱烈推薦文章分享:暮鼓晨鐘(張振華)

自從基督新教將古教會的七個聖禮定為兩個聖禮(洗禮和聖餐)之後,其他的人生禮儀如婚禮、安息禮等都好像成為了一般儀式典禮。然而,修改的原意是希望另外五個禮儀受到如此看待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我們看來,洗禮和聖餐帶有赦罪的應許,就成為聖禮。但在教會舉行的其他禮儀,其實都根源於上帝的設立和賜福,我們不能認為如果不屬於聖禮,其他禮儀就只是人的行為,沒有上帝的應許。我們要有正確的觀念,一男一女的婚姻、安息禮拜都是上帝設立和賜福的。

作者張玉文博士根據近代天主教會、聖公宗教會和信義宗教會對婚禮和安息禮拜的禮儀更新中,指出在以上兩個禮儀加入聖餐,是符合兩個禮儀中上帝創造和救贖的神學意義。作者這種思考模式其實非常貼近五百年前教會改革的精神─回到根源去,重新思考上帝怎樣分別在這兩個典禮中賜福一對新人和一生忠心事主的僕人。

婚禮的精神是逾越,即由一個個人跨到二人成為一體的新關係;而安息禮亦是由生命逾越到永恆的安息。以上兩個禮儀,都建基於耶穌基督的逾越,即聖餐中所看到的捨命和流血,並且逾越到復活。張博士很精煉地將婚禮和安息禮置於聖餐的逾越意義之下,是一個很好的神學研究成果,有創見而實用。

對於現代人來說,在一個迷戀自我,高舉個人而撇除上帝的世代,婚禮以浪漫風趣為主軸,安息禮拜以亡者的生平和追思的表達下,這本作品提倡在禮儀之中加入聖餐禮,使參加者以耶穌基督的出死入生來看婚姻生活和永享安息。這確實是一本暮鼓晨鐘之作,在迷霧的山野之間,聽到召回正途的美聲,重新上路。

書名 生命禮儀之基石:聖餐
英文書名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ly Communion to Rethink the Meaning of Christian Wedding and Funeral
作者 張玉文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5年10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1 x 21.3 厘米
頁數 129頁
定價 港幣62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50元)
編號 TS1507A06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670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