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是奔向夢想的最大本錢。
但年輕,也會不經意浪擲時光、茫然行事。
如果年輕的時刻,
有位殷殷叮嚀、諄諄教誨的老師,
說著自己成功或失敗的經驗,
提醒你,
生活裡的各樣大小事、
戀愛中的責任與態度、
讀書可以得到的寶藏、
科學所探索到的驚嘆、
信仰中的堅持與造就、
工作有為有守的收穫,
以及你還沒想到或遇到,而老師
卻先一步發出警訊的叮嚀;
這些收穫,該是做學生的多大的幸福。
張文亮教授,正是這樣一位老師,
實踐唐代文學家韓愈所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是每一位莘莘學子年輕人,
最大的幸福。
作者簡介:張文亮
小學的時候,父母給我一個外號,叫「津津有味」。
因為學校的功課,讀得不怎麼樣,
課外的芝麻小事,倒可以講得津津有味。
初中的時候,同學給我的外號,叫「呆子」,
因為呆子的功課,讀得不太好,
課堂上還與老師衝突,幾乎被學校開除。
高中的時候,自己給自己取個外號,叫「笨三」,
這是愚昧加est,
笨三長的粗壯,還被學校抓去當糾察隊員。
大學的時候,又有新的外號,叫「小花弟兄」,
因為剛剛信了主,只盼望能像小花一樣地單純,
不過別人說,沒看過這麼大棵的小花。
研究所的時候,朋友都稱我是「哭泣的蚯蚓」,
暗戀、單戀、失戀,接踵而至,
才開口禱告「主耶穌啊!」,眼淚已流一大灘。
出國唸博士班的時候,妻子都叫我「阿夫」,
我遇到難處,沮喪自責的時候,
妻子就說:「不准你罵我阿夫」,
給我重新思考與提醒。
回來任教的時候,我要學生叫我「河馬教授」,
因為上帝曾吩咐約伯,你且觀看河馬。
河水氾濫,即使漲到口邊,上帝保守使他安然。
「呆子」有時,「笨三」有時,
「小花弟兄」有時,「哭泣的蚯蚓」有時,
已經不再羨慕什麼「長」,只想靠著上帝
一生做個好家長,與盡責的師長,
這一切,實在是津津有味。
讀後感:河馬教授,感謝有你跟我說(蔡鳳兒) 真正為人師者,大概都按捺不住在諸事上好為人師。生活瑣事或城市熱話、泱泱時局或史地變幻,都屬可思可感可訴之題材。他抓緊每個機會,嘗試把信念信德信息都滲透其中,為的是「使命必達」。無他,老師一如帶信者,若認清那揀選他交付他帶信的主人是誰,他就不敢怠惰了。 在風雨飄搖的日子裡,要成為這麼一個帶信者絕非易事。當老師,要規行矩步自不待言,言傳身教獲好名聲,最終學子們會否誠服仿傚亦不可知。至於當一位基督徒老師,更是舉步維艱步步為營,只是環顧四周,仍不乏迎難而上的人,也許正如河馬教授所言:「成為一個使者,是種身分上的束縛,卻有一個託負。」完成帶信的任務,最一生最大的光榮。 然而,帶信者頭上沒有光環,每天孜孜不息對學子循循叮嚀傳遞信託,而自身也不過是人,沿路同樣佈滿碎石與荊棘。《同學,請你聽我跟你說》勾勒了河馬教授一路走來的步履心路,高低起伏,時而輕省時而沉重,而其實關於工作、讀書、科學、戀愛、生活種種,內中的反思與掙扎,全都離不開他的信仰。「請不要把信仰講得太甜,使信耶穌像喝『百事可樂』,太甜就像拜偶像失真理。請不要把信仰講得太苦,使信耶穌要一直破碎,太苦就失恩典。」在甘苦之間持守真理懷抱恩典,你會發現,這位大學教授的生命百味紛陳,如此不加掩藏,又如此誠摯真切。 執筆之日,翻開新聞報導,相當扎心。基督徒老師還有多少年日可以自由帶信呢?感謝主,在磨難的日子,在高舉自我的世代,還有一群頑固的同行者。「社會沒有好榜樣,我們是年輕人的好榜樣。社會沒有良知時,我們守住最後的良知。社會看不到未來時,我們則告知孩子們,靠主,未來仍有希望。」這段話看來很是慷慨激昂,但我猜河馬教授寫著時,沉著而冷靜。我們如此相信又如此堅持,不是看不見眼前的灰塵迷霧,不是阿Q,而是深知道那交付我們去帶信的主,一直都在牽引扶持,祂才是我們的夫子,我們一輩子的老師。 |
書名 | 同學,請你聽我跟你說 |
作者 | 張文亮 |
出版社 | 道聲出版社(台灣) |
出版年份 | 2018年8月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16.9 x 22.8 厘米 |
頁數 | 309頁 |
定價 | 港幣123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05元) |
編號 | TW856 |
國際書號ISBN | 9789864002115 |
購書連結 | 道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