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敢告訴你我是誰

人總在不知不覺間戴上面具,隱藏自我,以致久而久之無法分辨哪個是真正的我,哪個是造作出來的我。為何人們會缺乏安全感、害怕敞開心扉,總是隱藏真實的情感,保護自己免受傷害?這種自我防衛,又為何讓人們戴上面具、扮演角色,並玩起各種不同的把戲?本書能讓你敞開心扉,真實坦露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對身旁的人也能坦誠相待。

作者以其深入觀察與豐富的輔導經驗,從心理科學角度出發,深入淺出地剖析人際關係的奧祕,幫助人們敞開內心,真實地面對並接納自己,活出在眾人與上帝面前亳無隱藏、表裡如一的「真正自我」。作者深信,唯有「告訴你我是誰」的勇氣,才是使一個人邁向成熟、奉獻與真愛的重要關鍵。

【推薦序】

現代人內心的寂寞是空前的。當人們開始強調人際關係時,無意中也吐露了內心的空虛。受到都市化與工業化的影響,人們一再地遷移。生活方式趨於流動性的環境,連最親密的家人之間也缺乏溫暖的互動。現代人的生活充斥著電腦與科技,忙碌的程度更甚於過往。

觀察表現於外的行為,我們可以推測現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正體驗到一種心理上的飢渴,他們所渴望的不是財富、享樂,而是真摯、親密的人際關係。

現代的科學世界不斷地在求真求實,現代的國際政治、商業社會與人際關係,卻處處顯得裝虛作假,恰巧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不甘同流合汙的人們與不願隨波浮沉的有志青年,面對被烏煙瘴氣所汙染的世界,感到厭煩、心痛。

年輕的世代打從心底,追求著一種自由自在的氣氛,一個無拘無束、不受壓抑的環境;在那裡,情緒可以隨意宣洩、情感可以自由交流;在那裡,痛苦與悲傷可以共同分擔、興奮與喜樂可以彼此共享;在那裡,任何人的錯誤可以公開而不遭蔑視,任何人的困擾可以吐露而獲得同理。知己與知己往來無需俗套,真我與真我相聚不必客氣。人們所追求的,就是此種真實與親密的人際關係。

分析現代人的心理,從事諮商輔導工作者,都會異口同聲地承認:改善人際關係是他們當前的迫切任務;而人際關係的改善,有賴於彼此願意開誠布公。

現代人不知不覺中,都戴著一層面具、耍著一種把戲。雖然大家不知道耍的是什麼把戲、追求的是什麼目標,但千篇一律都在掩飾自己。《為什麼我不敢告訴你我是誰?》的作者憑著豐富的諮商輔導青年經驗,把人際關係的奧祕深入淺出地予以分析。

為揭發人們藏在假面具後的陰謀詭計,為幫助人們面對自我、接受自我、開放自我,並且以真實的自我與人交流,本書實在是一部促進行為科學的優秀作品。雖然不是巨著,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既深且遠。譯者的筆調輕鬆流暢,將作者的寶貴思想介紹給華人,實在值得欽佩。作者、譯者對人的愛明顯流露在字裡行間。懷著同一信念的筆者,在中譯本出版問世之時,甚願本著輔導工作者的精神,向廣大的社會大眾推薦這部傑作。希望本書的精神,能充實每位讀者的人生。— 一九七三年一月六日於耕莘心理輔導中心 朱秉欣

作者簡介:包約翰(John Powell)
天主教耶穌會的神職人員。曾於西巴登大學(1961-1965)、貝拉明神學院(1965-1968)和羅耀拉大學(1968-2001)擔任神學與心理學副教授。著作極為豐富,包括許多結合神學與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如:Why Am I Afraid To Love?、The Secret of Staying in Love: Loving Relationships through Communication、Unconditional Love: Love Without Limits、Happiness is an Inside Job,以及Will the Real Me Please Stand Up等。

書名為什麼我不敢告訴你我是誰?(新修訂版)
原文書名Why Am I Afraid To Tell You Who I Am
作者包約翰(John Powell)
出版社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2022年5月
包裝平裝
頁數160頁
定價港幣65元
編號TW943
國際書號ISBN9789864004195
購書連結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試讀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