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立場(修訂版)

再版好書

047-here-i-stand-1280x720

「我不能,也不願撤銷任何東西,因為違背良心是不對的,也是不安全的。這是我的立場,我不得不如此。願上帝幫助我。阿們。」

馬丁路德屹立在羅馬皇帝和德國諸侯面前,毅然拒絕讓步。自從他在威丁堡教堂門上釘上九十五條文開始,他一直是眾矢之的,敵人控告他為異端,焚燒他的著作,恫言要逐他出教,甚至置他於死地。

這位曾令中世紀歐洲朝野震撼,令教會翻天覆地的小小修道士,今日被譽為基督教偉大的先知、牧者和改革家。在本書中你可與他重溫改教歷史的波瀾曲折,福音信仰的起伏更新,至終也必能分享到他得勝的喜悅和得力的秘訣。

讀後感(黃華興)

認識路德一生,承傳路德精神。《這是我的立場》是羅倫培登教授所著──馬丁路德的傳記,是其研究和教學的畢生精華。全書內容詳盡,條理有序,結構分明,思路清晰,且圖文並荗,增添閱讀的趣味性和投入感。讓我覺得從林林總總有關研究路德及教會改革運動歷史的著作中,閱讀本書可得窺一斑而見全豹之效。本書實為每一位鑽研路德生平及其神學的入門,亦為探究教會改革運動歷史的佳品。令我最深刻的是本書記述路德於沃木斯接受第二次審問的答辯中說:「這是我的立場,我不得不如此。」令我聯想起主耶穌曾對祂的跟從者如此說:「有人帶你們到會堂、官長和掌權的人面前,不要擔心怎麼答辯,說甚麼話;因為就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該說的話。」(路加福音12:11-12)

書名 這是我的立場(修訂版)
作者 羅倫培登
譯者 古樂人;陸中石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1987年10月;2001年10月(二版);2005年3月(三版);2019年10月(修訂版)
包裝 平裝
開本 17 x 24.5 厘米
頁數 480頁
定價 港幣16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34元)
編號 TS1916A01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428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讓講道活力再現


所謂的「四頁」,不是指實際的頁面,而是神學用意與適切創意嘗試的譬喻。「四頁」指的是講道中四個獨立的時刻,以便清楚討論與分析每一頁,相當正確的描述每一頁需要做些什麼,並且用來聚焦講道中所呈現的聖經或神學題材。

將「四頁」依序視覺化,有助於準備講章,就像為即將拍攝的電影寫劇本。第一頁著重聖經世界的問題與衝突,換句話說,身為傳道人,首先應考量聖經的時代。第二頁則著眼現代類似的罪或人類的破碎。第三頁轉回聖經,指出隨著福音故事的進展,在聖經經文中,上帝在當中或背後做了什麼。第四頁則指出上帝在現代仍然動工,滿有恩典,特別是在與第二頁所述的相關處境中。

作者簡介:保羅.威爾森(Paul Scott Wilson)

為多倫多神學院(Toronto School of Theology)以馬內利學院(Emmanuel College)講道學教授,有多本著作,包括《講道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Preaching)及《內心的想像》(Imagination of the Heart),皆由Abingdon Press出版。

推介文:講道如拍片(余勝意)

雖然經過了一星期的工作、探訪、會議等等,人已十分疲倦,然而這晚仍帶著急促的步伐趕回家中,因為明早就是主日崇拜,但講章卻沒有片言隻字,心裏正在計劃著,回家快點看看經文,然後揭揭釋經書,只要一兩本就好了,假如不夠的話上網再找一些相關經文的講章參考,總之明天能夠上台講到一篇道就算完成目標……

各位同工們,這是否偶爾是你的寫照呢?因為「世務纏身」,以至每次在預備講章時都是匆匆忙忙的,對於神學院教導的預備講章方式,以及長牧們的教誨,雖然仍銘記於心,但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心裏總想好好預備一篇振奮人心的講章,但時間卻從來不夠。

若你亦有這個情況的話,保羅.威爾森的《讓講道活力再現—從困境到恩典的四頁講道法》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此書強調的主要有兩點:作者首先指出今世代的人,都是靠視覺成長的一代,故此今天的講道應該如拍電影一樣,要很有畫面的(不一定要用投影片,本文開始的部分就是嘗試以作者所教導的,以影像化的方式作序言),以至會友被講道所吸引。同時,一套好的電影必然有起、承、轉、合的部分,因此假如一篇講章若真能講得有如拍電影一樣時,必然能把會眾帶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去看上帝的作為。

另外一點,就是作者指出一篇講章其實可以分幾日去寫,每日寫一頁小分題,共寫四個。無論一篇講章是甚麼內容或主題,都必須以經文為基礎,然後每日分別寫出四頁小分題,包括:一、聖經中那些人的困境;二、今天我們的困境;三、聖經中上帝的行動;四、今天上帝的行動。每日一頁,既能讓每部分都平均發展,不會出現頭重尾輕的情況,也能讓無論是預備講章的,還是聽道的,都清楚上帝的作為。

本書在論述以上兩個重點時,亦會引用很多名講員的講章為例子,讓讀者真的如身歷其境聆聽講道一樣。另外,也有很多幫助讀者溫故知新的提醒,例如:要如何建構一篇「精準」的講章,不要太多枝節、不要太長等等。當然筆者未必完全認同所有內容,然而這本書無論是對講道初哥,還是講壇老將而言,都是很有提醒和幫助的。

對我而言,講道的最終目的是甚麼呢?就是藉著講解上帝的話語,讓人認識上帝及上帝的作為之餘,願以主耶穌基督為榜樣過平日的生活。還記得小時候看超人或英雄電影時,總會想像自己是那位主角,維護和平,伸張正義,還會「跟足」(模仿)他們的動作和語氣。今天,假如講章能如電影一樣,讓聽眾領受之後,願意學像基督過地上的生活,有信心地面對未來,傳揚福音之餘,等候基督的再來,這豈不是一位傳道者最樂於看見的嗎?
願我們的講道都為主所用,造就別人和自己。阿們。

 

書名 讓講道活力再現
英文書名 The Four Pages of the Sermon
作者 保羅.威爾森(Paul Scott Wilson)
譯者 賴皇伶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9年3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1 厘米
頁數 384頁
定價 港幣151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28元)
編號 TWC960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252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擁抱Z世代——後基督世代的牧養思考


這不是另一本有關某個世代的流行社會學著作。這本書是關於西方教會面對最重要的文化挑戰,而這挑戰剛好在一個新世代中反映出來。

在這種氛圍下受塑造得最明顯的一代,通常被稱為「Z世代」。他們會成為後基督教世界(post-Christian world)這種新實況的象徵。作為第一個真正的後基督教世代,他們的人數也是最多的Z世代,將會是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勢力,也是基督教會面對的宣教挑戰的核心。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詳述基督教會面對哪些新的實況。第二部分是化危為機,尋求回應,包括指出真正成為抗衡文化的教會有多重要。

最後,有三個附錄,是作者在麥克倫堡社區教會舉行的三場講座的記錄,當中涉及跟接觸Z世代有關的議題。

作者簡介:雅各.懷特(James Emery White)
雅各.懷特是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的麥克倫堡社區教會的創立人及主任牧師;也是關鍵年代事工(Serious Times)的總幹事,該項事工旨在探討信仰與文化的交匯點,並且管理ChurchAndCulture.org的網站。他是戈登康維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第四任院長,並在該院擔任神學與文化的兼任教授。他的著作超過二十本,並且被翻譯為十種語言。

麥克倫堡社區教會是由一個家庭開始,增長至今,恆常出席人數超過一萬,他們是來自多個校園。在麥克倫堡教會的增長中,有超過70%是來自不曾上過教會的人士。在初創立的時期,它經常被引述為在美國創立的教會當中,其中一所增長得最快的教會。

懷特博士取得公共關係與商業的學士學位,又在美南浸信神學院(Southern Seminary)取得道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並且在新約和神學兩個界別獲得迦勒特研究生獎學金(Garrett Teaching Fellowship) 。他在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從事美國宗教史的進深研究,並在英國的牛津大學持續進修,包括參加牛津的夏季神學課程。

懷特博士和妻子素珊育有四名子女和三名孫兒女。

推介文:艾德.斯泰澤(Ed Stetzer)——惠頓學院葛培理講座教授
雅各.懷特在《擁抱Z世代》中,探視了承接千禧世代的那一代,並以清晰、實際的方式分享了實用的洞見。想更清晰地了解年輕人世界的牧者和教會領袖,都應該細讀。
推介文:大衛.多克里(David S. Dockery)——三一國際大學 / 三一福音神學院院長
《擁抱Z世代》不僅是對我們當前文化動向的另一種流行社會學詮釋,這種分析本身或許同樣也是受到重視的。跟他眾多的作品一樣,雅各.懷特這部傑出的新作一如我們預期般出色,它不但提供了明智和仔細的文化詮釋,也從神學角度深入探究塑造我們這個二十一世紀世界的那些趨勢、概念和運動。假如你是認真服事教會的基督徒領袖,又想了解並接觸文化,為了能把福音的主張帶進這個後基督教世界的話,懷特這本書就是你必讀的作品。極力推薦!
推介文:蘇.米勒(Sue Miller)——兒童事工夥伴 / 橘子家教融合會議的員工 / Not Normal: 7 Quirks of Incredible Volunteers一書的合著者
雅各顯然有一顆熾熱的心,渴望Z世代能認識上帝。他的研究、實際的應用,以及切望所有教會領袖都得到正確的認識,必定會啟發你、向你發出挑戰。
推介文:梁永善牧師——基督教銘恩堂創堂牧師
二零一九年六月發生的連串事件使政府、巿民看到新一代年輕人的行動力和群體力,他們醒覺到要好好了解年青人的心態及需求。教會同樣也感到迷惘,確實不知怎樣牧養新一代的年輕人。
《擁抱Z世代》是一本很值得參考的書本,對於Z世代的年輕人心態和對信仰的看法有很透徹的分析,並藉著三個附錄分享這世代的人面對的困惑,如:同性婚姻等,這些都是很實際的討論。極力推薦此書給那些重視新一代的需要、年輕人的牧者,好好研讀此書,必能有所啟迪。
推介文:盧智榮教師——信義會榮光堂代堂主任 / G-Power青少年事工聯盟主席
本書作者以他在麥克倫堡社區教會的牧養經驗,先在本書的第一部分讓讀者了解Z世代青年群體的冒起、特性和他們在信仰上的掙扎;進而在第二部分為教會面對Z世代青年群體提出獻議,有別於一般從社會學進路的人口結構研究,本書的聚焦是以牧養的角度認識及回應當下青年群體的處境。若堂會以為以多元化的青年事工就能留住這代人,倒不如更深反省教會的「信息」如何更深回應這代人的需要。作為開始,這本書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推介文:從認識到回應:從「根本」回應當下青年牧養的需要(盧智榮)
青年群體流失是近年香港教會的熱門討論詞語,離堂者更是這一年的延伸討論課題,香港教會面對青年群體的萎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少數英語教會除外),不少堂會嘗試力挽狂瀾,用諸般的智慧與方法期望吸引青少年留下來,可惜徒勞無功,就像對著空氣打拳。

本書作者以他在麥克倫堡社區教會的牧養經驗,先在本書的第一部分讓讀者了解Z世代青年群體的冒起、特性和他們在信仰上的掙扎;進而在第二部分為教會面對Z世代青年群體提出獻議,有別於一般從社會學進路的人口結構研究,本書的聚焦是以牧養的角度認識及回應當下青年群體的處境,每章都設有討論問題,可以是青少年工作者的訓練素材,反思和整理每章的重點。

作者在書中的回應行動也是當下香港教會必須正視的,近年香港教會面對青年群體的流失,回應方法傾向以市場營銷的策略來應付,往往缺乏對青年靈性塑造和福音信仰內容的呈現作基礎的檢視,這是治標不治本的。

本書在「新進路」中提出教會要重構幾個根本觀念:教會、宣講、福音、護教等等,這些看似熟識的課題,但教會當務之急是需要為這些課題作出當下時代處境中的詮釋與演繹,讓上主活潑常新的道回應這代人的處境。

當下牧養青年人不是單向給予信仰的答案,因為Z世代具有能力在不同的網絡及媒介中找到答案,所以今日牧養年輕人更像是與他們一起的思辯旅程,在思緒的掙扎上與他們同呼同吸。放下身段,放下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道成肉身與他們同行,一同尋找真理、發現福音、回應使命,才能讓傳統教會不至被Z世代放棄。

本書末的三個附錄更是不能錯過的內容,是作者牧養Z世代的專題講座的筆記。這三個課題可能是香港教會牧養Z世代時,最需要面對的課題:同性婚姻、神秘學、科學護教;同性婚姻對保守教會的衝擊不斷蔓延,教會如何恰當回應及情理兼備地牧養。

書名 擁抱Z世代——後基督世代的牧養思考
原文書名 Meet Generation Z: Understanding and Reaching the New Post-Christian World
作者 雅各.懷特(James Emery White)
譯者 古志薇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9年7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5 x 21厘米
頁數 205頁
定價 港幣11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4元)
編號 TS1914B01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4264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試讀 內文試讀
Facebook 精句

先知文學導論

079-the-prophetic-literature-an-introduction-1280x720

本書的目的是要向讀者介紹聖經中的先知文學。本書不似其他研究,並不會按一般的歷史時序來編排。當中不會明顯描述先知或先知文學等類的歷史,反之引言和接下來的篇幅主要談及先知文學的顯著特色。

內容綜合介紹各卷先知書。透過融合近代研究的主要方向,不但仔細檢視後期先知書 ─《以賽亞書》至《瑪拉基書》的文學手法,更查考以色列早期先知的工作和言行的希伯來文本,即《列王紀上、下》的以利亞和以利沙。

讀後感(伍美詩)

掌握先機,預知未來,大概是不少人的夢想。雖說日光之下,了無新事,命運始終循環難測。隨著近年聖經研究華文翻譯東漸,華人教會對「先知」一名,暇想或退。

先知職在希伯來聖典中歷史久遠,先知文學更是聖典中重要部分。大衛‧彼得森《先知文學導論》一書,可謂華文讀者認識聖經先知文學,啟始一步。作者開首簡介先知文學,旁及古代近東相類作品;並以四章篇幅,闡述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及十二先知書,旨令讀者認識每卷書的歷史背景、結構特色及神學主題。

人固然不能未卜先知,先知文學的內容信息,卻叫人看見上主的作為和心意。

書名 先知文學導論
作者 大衛‧彼得森
譯者 伍美詩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7年7月;2010年3月(初版二刷)
包裝 平裝
開本 13.9 x 21.2 厘米
頁數 360頁
定價 港幣16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34元)
編號 TS0708A03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2413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牧師?

舊版:
066-eero-huovinen-1280x720

作者是著名牧師的兒子,現時更是一位芬蘭赫爾辛基的主教,也按立不少傳道人。此書材料豐富,特色一:以神學為基礎,讓傳道人明白神學與實用之關係,牧會之技巧,並指出每個方法的背後都有整全的神學基礎,要全盤了解方可掌握方法的神髓。特色二:以信義宗觀點出發,讓讀者明白信義宗教會的牧養特色,也成為其他教會重要的參考。

本書以問號為書名,提醒讀者,牧師的角色和任務是跟隨時代和處境而改變,需要不斷的更新,並沒有一成不變的通則。

讀後感(林津)

你願意當一個牧師嗎?很多信徒都可能問過這問題,但願意的卻往往是極少數,而更大的問題是當他一天真的當上了牧師,他會因面對的種種困難而經常感到後悔嗎?

這書的作者愛若 • 霍維寧本身不單是一位資深的牧師和主教,同時也是一位神學院的教授和院長,他嘗試從牧職上許多不同角度的困難中,幫助讀者按真理將自己的事奉態度調回正軌,對我這位接受按立日子不長也不短的牧師來說,的確提供了更好的指導和鼓勵。
本書內容很強調要謙卑地作上帝僕人的重要性,前半部集中討論在事工上要如何的倚靠上帝而不斷進步,後半部卻進一步幫助讀者建立自己更建全的生命,實在是給所有準牧師及牧師們一本內外兼顧的好書。

書名 牧師?
作者 愛若 • 霍維寧
譯者 黃占竹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4年9月;2005年6月(再版);2010年3月(再版第二次印刷);2019年8月(再版第三次印刷)
包裝 平裝
開本 14.1 x 21.3 厘米
頁數 271頁
定價 港幣92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74元)
編號 TS1001B02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2871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