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徵兆多重揭示——約拿的神蹟在福音傳統裏的含意


在新約聖經中,有三處經文提及約拿的神蹟(徵兆)。究竟約拿的徵兆是甚麼?本書為約拿的徵兆在《馬太福音》、《路加福音》以及《Q》本傳統中的含意作了決定性的分析。

作者以深入淺出的筆觸,首先研究猶太文獻中有關先知約拿的記載,闡述約拿在猶太傳統中的不同形象,然後使用歷史鑑別和文學鑑別方法先後處理《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有關約拿的徵兆的經文,並從中得出《Q》本的原貌,並加以仔細分析。

本書除了為讀者解開約拿的神蹟(徵兆)的謎團外,還向讀者展示了不同釋經方法的使用及協作,為專心研經的讀者帶來另外一份的收穫。

作者簡介:周兆真
瑞典烏布撒拉大學( Uppsala University ) 神學博士,主修新約。基督教信義會資深牧師,牧會經驗豐富。現任信義宗神學院院長。著有The Sign of Jonah Reconsidered. A Study of Its Meaning in the Gospel Tradition(1995)、《凡有耳的就應當聽》(2002)、《羅馬書註釋》(2007)、《啟示錄—打開真相》(2013)和《讀出天機:讀文本、敍羅馬、傳信息》(2016)等。

推介文:深入淺出探討約拿神蹟的含意(何善斌)
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中文翻譯淺白版。自他的論文出版後一年,就有新約學者撰寫文章評論他的論文,這反映出作者討論新約釋經問題的價值︰究竟耶穌提及約拿的徵兆時(太十二38-42;路十一29-32),耶穌所表達的是甚麼意思呢?對當時的聽眾猶太人又是甚麼意思呢?對兩卷福音書的原讀者(初期教會)耶穌想傳達甚麼信息?這信息怎樣繼續影響早期教父和教會教理的教導?

要回答這些看來簡單的問題,就要進行至少三方面非常艱鉅的研究︰第二聖殿猶太教對約拿的理解;文本釋經,這兩段耶穌對約拿所言說上文下理的闡釋(太十二15-50;路十一14-36);跟著是約拿在初期教會的詮釋歷史。

本書所展現這些複雜的研究成果(猶太教研究,敍事釋經,詮釋歷史),令筆者驚喜的,是作者深入淺出的功力。他以簡潔易明的筆觸,對第一手資料有系統的疏理,令我們對耶穌有關約拿的教導,不單是指向審判,還有更廣濶的理解,也可以讓我們看到這段看來無關宏旨的比喻,跟我們所傳的福音核心信息的關係,並點出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引用同一段講說,卻帶出的不同重點信息。

書名 一個徵兆多重揭示——約拿的神蹟在福音傳統裏的含意
作者 周兆真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9年6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 x 21.3 厘米
頁數 238頁
定價 港幣10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86元)
編號 TS1909A04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4202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試讀 試讀

擁抱Z世代——後基督世代的牧養思考


這不是另一本有關某個世代的流行社會學著作。這本書是關於西方教會面對最重要的文化挑戰,而這挑戰剛好在一個新世代中反映出來。

在這種氛圍下受塑造得最明顯的一代,通常被稱為「Z世代」。他們會成為後基督教世界(post-Christian world)這種新實況的象徵。作為第一個真正的後基督教世代,他們的人數也是最多的Z世代,將會是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勢力,也是基督教會面對的宣教挑戰的核心。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詳述基督教會面對哪些新的實況。第二部分是化危為機,尋求回應,包括指出真正成為抗衡文化的教會有多重要。

最後,有三個附錄,是作者在麥克倫堡社區教會舉行的三場講座的記錄,當中涉及跟接觸Z世代有關的議題。

作者簡介:雅各.懷特(James Emery White)
雅各.懷特是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的麥克倫堡社區教會的創立人及主任牧師;也是關鍵年代事工(Serious Times)的總幹事,該項事工旨在探討信仰與文化的交匯點,並且管理ChurchAndCulture.org的網站。他是戈登康維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第四任院長,並在該院擔任神學與文化的兼任教授。他的著作超過二十本,並且被翻譯為十種語言。

麥克倫堡社區教會是由一個家庭開始,增長至今,恆常出席人數超過一萬,他們是來自多個校園。在麥克倫堡教會的增長中,有超過70%是來自不曾上過教會的人士。在初創立的時期,它經常被引述為在美國創立的教會當中,其中一所增長得最快的教會。

懷特博士取得公共關係與商業的學士學位,又在美南浸信神學院(Southern Seminary)取得道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並且在新約和神學兩個界別獲得迦勒特研究生獎學金(Garrett Teaching Fellowship) 。他在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從事美國宗教史的進深研究,並在英國的牛津大學持續進修,包括參加牛津的夏季神學課程。

懷特博士和妻子素珊育有四名子女和三名孫兒女。

推介文:艾德.斯泰澤(Ed Stetzer)——惠頓學院葛培理講座教授
雅各.懷特在《擁抱Z世代》中,探視了承接千禧世代的那一代,並以清晰、實際的方式分享了實用的洞見。想更清晰地了解年輕人世界的牧者和教會領袖,都應該細讀。
推介文:大衛.多克里(David S. Dockery)——三一國際大學 / 三一福音神學院院長
《擁抱Z世代》不僅是對我們當前文化動向的另一種流行社會學詮釋,這種分析本身或許同樣也是受到重視的。跟他眾多的作品一樣,雅各.懷特這部傑出的新作一如我們預期般出色,它不但提供了明智和仔細的文化詮釋,也從神學角度深入探究塑造我們這個二十一世紀世界的那些趨勢、概念和運動。假如你是認真服事教會的基督徒領袖,又想了解並接觸文化,為了能把福音的主張帶進這個後基督教世界的話,懷特這本書就是你必讀的作品。極力推薦!
推介文:蘇.米勒(Sue Miller)——兒童事工夥伴 / 橘子家教融合會議的員工 / Not Normal: 7 Quirks of Incredible Volunteers一書的合著者
雅各顯然有一顆熾熱的心,渴望Z世代能認識上帝。他的研究、實際的應用,以及切望所有教會領袖都得到正確的認識,必定會啟發你、向你發出挑戰。
推介文:梁永善牧師——基督教銘恩堂創堂牧師
二零一九年六月發生的連串事件使政府、巿民看到新一代年輕人的行動力和群體力,他們醒覺到要好好了解年青人的心態及需求。教會同樣也感到迷惘,確實不知怎樣牧養新一代的年輕人。
《擁抱Z世代》是一本很值得參考的書本,對於Z世代的年輕人心態和對信仰的看法有很透徹的分析,並藉著三個附錄分享這世代的人面對的困惑,如:同性婚姻等,這些都是很實際的討論。極力推薦此書給那些重視新一代的需要、年輕人的牧者,好好研讀此書,必能有所啟迪。
推介文:盧智榮教師——信義會榮光堂代堂主任 / G-Power青少年事工聯盟主席
本書作者以他在麥克倫堡社區教會的牧養經驗,先在本書的第一部分讓讀者了解Z世代青年群體的冒起、特性和他們在信仰上的掙扎;進而在第二部分為教會面對Z世代青年群體提出獻議,有別於一般從社會學進路的人口結構研究,本書的聚焦是以牧養的角度認識及回應當下青年群體的處境。若堂會以為以多元化的青年事工就能留住這代人,倒不如更深反省教會的「信息」如何更深回應這代人的需要。作為開始,這本書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推介文:從認識到回應:從「根本」回應當下青年牧養的需要(盧智榮)
青年群體流失是近年香港教會的熱門討論詞語,離堂者更是這一年的延伸討論課題,香港教會面對青年群體的萎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少數英語教會除外),不少堂會嘗試力挽狂瀾,用諸般的智慧與方法期望吸引青少年留下來,可惜徒勞無功,就像對著空氣打拳。

本書作者以他在麥克倫堡社區教會的牧養經驗,先在本書的第一部分讓讀者了解Z世代青年群體的冒起、特性和他們在信仰上的掙扎;進而在第二部分為教會面對Z世代青年群體提出獻議,有別於一般從社會學進路的人口結構研究,本書的聚焦是以牧養的角度認識及回應當下青年群體的處境,每章都設有討論問題,可以是青少年工作者的訓練素材,反思和整理每章的重點。

作者在書中的回應行動也是當下香港教會必須正視的,近年香港教會面對青年群體的流失,回應方法傾向以市場營銷的策略來應付,往往缺乏對青年靈性塑造和福音信仰內容的呈現作基礎的檢視,這是治標不治本的。

本書在「新進路」中提出教會要重構幾個根本觀念:教會、宣講、福音、護教等等,這些看似熟識的課題,但教會當務之急是需要為這些課題作出當下時代處境中的詮釋與演繹,讓上主活潑常新的道回應這代人的處境。

當下牧養青年人不是單向給予信仰的答案,因為Z世代具有能力在不同的網絡及媒介中找到答案,所以今日牧養年輕人更像是與他們一起的思辯旅程,在思緒的掙扎上與他們同呼同吸。放下身段,放下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道成肉身與他們同行,一同尋找真理、發現福音、回應使命,才能讓傳統教會不至被Z世代放棄。

本書末的三個附錄更是不能錯過的內容,是作者牧養Z世代的專題講座的筆記。這三個課題可能是香港教會牧養Z世代時,最需要面對的課題:同性婚姻、神秘學、科學護教;同性婚姻對保守教會的衝擊不斷蔓延,教會如何恰當回應及情理兼備地牧養。

書名 擁抱Z世代——後基督世代的牧養思考
原文書名 Meet Generation Z: Understanding and Reaching the New Post-Christian World
作者 雅各.懷特(James Emery White)
譯者 古志薇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9年7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5 x 21厘米
頁數 205頁
定價 港幣11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4元)
編號 TS1914B01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4264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試讀 內文試讀
Facebook 精句

登山寶訓:天國百姓的生命與生活——30天禱告手冊


馬太福音五到七章被稱為「登山寶訓」,是天國國王耶穌告訴祂百姓應當有的生命態度及生活準則,從「八福」開始,先透露天國百姓已享有的福分,再指示他們對上帝、對人、對物質生活等的處世原則。耶穌在山上所傳講的這段信息,是對每一個願意跟隨祂、願成為天國百姓的人最寶貴的提醒。

30天禱告手冊系列:
基督徒在教會裡,透過主日講道、讀經、閱讀屬靈書籍等方式,都可以獲得很多正確的〔屬靈觀念〕。然而,基督徒只是單單擁有正確的〔屬靈觀念〕是不夠的,必須能將觀念變成自己的信念,生命才可能真正地生根建造。

而把〔觀念〕變成〔信念〕的關鍵,是透過在聖靈裡的禱告,就像以弗所書三章提到的:〔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人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當我們透過禱告實際去實踐,使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我們才有可能有健康強壯的生命。

耶穌告訴那些信他的人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願上帝的道真正進入我們的心中,成為我們的信念,使我們完全得自由!

書名 登山寶訓:天國百姓的生命與生活─30天禱告手冊
作者 楊寧亞
出版社 基督教台灣信義會台北真理堂
出版年份 2019年2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9 x 21 厘米
頁數 151頁
定價 港幣50元
編號 TWC958
國際書號ISBN 9789869618526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Say it! Live it! 講得出,做得到


ta-06-say-it-live-it-eng

Your HEALTH may be your biggest challenge in life. Your brand new approach to physical, mental and spiritual health… find a healthier you!

After 40 days with this book, you will find yourself:
• More energetic and empowered in the morning for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day,
• Having a lower cholesterol level and an improve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 In a better physical shape and with 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ealth,
• Enjoying more intimate and genuine relationships with one another,
• Getting closer to God and enjoying the time with Him,
• Feeling so good that you want to pass it on to others!

經過細閱這書40天後,你會發現:
• 迎接新一天的挑戰,你會更有活力和動力。
• 你的膽固醇水平得以改善,血壓也受控制。
• 明顯地會有更美好身鍛和更健康。
• 享受與人更親密和真誠的關係。
• 享受與上帝親近的時間及與上帝更緊密。
• 願意把這個良好的感覺傳遞給別人!

作者簡介:Dr. Olli Tuominen

He is the founder of Living Hope Ministry. The ministry seeks to advance God’s message by teaching His principles in personal finance, health and career planning.
He has over 26 years of glob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Hong Kong. As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a major medical company, he retired early at age 54 to dedicate his life to serving God and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He has been living in Hong Kong for over 10 years.

“Everything living has hope; hope, focus and perseverance together equal success."

推介文:享受上帝所賜精彩每一天——講得出做得到(許朝英)
近年香港一直榮登世界長壽之都榜首。男、女壽命均達全球最高,在工作、家庭壓力、污染、政治氣候、食物安全等等衝擊之下,新一代香港人又能否蟬聯長壽冠軍?並且不單單是長壽,而是在任何年紀均能享受上帝所賜的精彩每一天?答案就是:我們需要坦誠正視自己的健康,靈、魂、體活出希望去榮耀上帝!

我們身處香港屢經巨變、充滿競爭的社會。許多弟兄姊妹不自覺地化悲憤為食量。我們可於社交媒體發現,大家均樂於展示自己餐飲美食的照片(通常大魚大肉、甜食、美酒為主),以方便去討得大家的「讚」。

其實背後卻沒有告訴你原來早已在三十多歲時已出現各大、小長期病患,如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甚至為了維持讓人艷羨的生活模式,導致其家庭財政亦岌岌可危!然而,身體、生命屬上帝所賜,我們這樣當真討上帝喜悅?

現在該是個合適的時候,讓我們下定決心,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拾「健康的旅程」,由明白我們自己身體設計開始。本書是建基於上帝造人時的美好設計,幫助我們了解靈、魂、體和自我本身。

上帝引領我們進行全面的,內、外的健康大翻新。健康並不光是運動加均衡飲食。健康的屬靈生命由與上帝、自己及人際展開真誠關係開始,我們不能只講屬靈、不講身體的健康;或只重視自我感覺、輕看上帝對我們身、心、靈全人健康的提醒!

本書是全人健康的加油書,除了介紹上帝給予我們的健康原則和提醒外,更有不同具體方法實行健康原則。人人都想健康,但你又願意為它付出多少?「講得出、做得到」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不只是「口講」,更要化為行動,徹底地實踐健康!

我們鼓勵讀者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訂健康計劃,然後與弟兄姊妹組成支援小組,再貫徹執行,讓健康成為呼吸一樣容易、自然!醫學科技和上帝的健康計劃可以好好並行,上帝的健康原則超過二千多年至今天仍然有效。全書四十章均適合作自修或教會小組使用,每天一次,讓這四十日的奇妙旅程,改變你個人的全人健康,成為你和你一家的祝福!

書名 Say it! Live it! 講得出,做得到
作者 Dr. Olli Tuominen
出版社 活出希望世界事工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 英文版:2016年12月、中文版:2019年5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7 x 25 厘米
頁數 248頁
定價 中英文版:港幣13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24元)
編號 英文版:TA1601D08|中文版:TA1901D08
國際書號ISBN 英文版:9789881425829|中文版:9789881425836
購書連結 英文版英文版

標竿人生(進昇版)


這本書改變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你準備好要面對改變了嗎?

授權超過85種語言,《標竿人生》不只是一本普通的書,更是一本引導你走上42天靈命之旅的指南。一旦你開始啟程,你的生命將不再一樣。

在旅程中,你會找到三個生命中最重要問題的答案。

關於存在的問題:
我為什麼活著?
攸關重要性的問題:
我的生命有意義嗎?
與目的性有關的問題:
我活著是為了什麼目的?

活出被創造的目的讓你不只是活著,更能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也是你應當擁有的人生。當你知道人生的目的之後,將得到五項益處:
1. 這會讓你明白生命的意義
2. 這會讓你的生活方式變得簡單
3. 這會讓你的生命將更聚焦
4. 這會讓你增強生活的動機
5. 這會幫你預備永生

這次全新並增加內容的版本是為了新世代的讀者所設計的。新增四個特色:

・由華理克牧師親自拍攝的42章導讀影片。
・在每一章最後收錄一段錄音課程,共計超過三十個小時由華理克牧師提供的教導。
・新增兩個全新的章節,指出活出標竿人生最常見的瓶頸與阻礙。
・創立線上社群,讓讀者能與其他人討論自己生活的目的、從社群中取得回饋並得到支持。

作者簡介:華理克(Rick Warren)

他是馬鞍峰教會的創堂牧師,除了在加州帶領超過三萬名會眾,分堂也遍佈世界上各大城市。身為一位神學家,他同時在牛津、劍橋、哈佛、猶太大學以及許多學校和神學院授課。

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位全球性的戰略家,常常為世界級領袖獻策,同時也在聯合國、美國國會、世界經濟論壇、TED、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e) 以及許多國家的國會發表演說。

華理克牧師也創立了全球性的P.E.A.C.E.計畫,負責在各地建立和好的教會、裝備領袖、濟貧、關顧生病的人,並且在196個國家提供援助下一代的教育事工。

 

書名 標竿人生(進昇版)
原文書名 The Purpose-Driven Life
作者 華理克(Rick Warren)
譯者 楊高俐理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8年10月
包裝 軟精裝
開本 16 x 23.5 厘米
頁數 368頁
定價 港幣15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28元)
編號 TW860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2269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標竿人生–我究竟為何而活facebook 專頁
馬鞍峰香港教會:標竿教會大會2019
靈修系列|42天@Facebook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