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非常有意識地寫好一本書。五個部分都以「問號」作標題,作者不是勉強讀者去閱讀,而是邀請讀者加入在這些文章的內容中。這五個題目層層相扣,全書一氣呵成,層層遞進,非常好看。
-張振華監督(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本書指出信仰本來就是一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體驗和行動,愛是要札根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在人倫日用間活現出來。基督徒永遠要從最平凡、最卑微、最被忽略、最近處的事物中實踐基督愛的命令。我誠意推薦給主內眾同工同道及弟兄姊妹,深信你們會從本書中獲得很多的安慰和鼓勵。
-陳國權牧師(道在人間靈修、輔導、文化中心主任)
作者簡介:明詩琪
2005年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學士(榮譽),2005年及2006年分別獲教育統籌局頒發卓越教師獎狀。2008年香港浸會大學教育碩士,2012年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2020年信義宗神學院神學碩士(猶太研究)。2012年畢業後被差往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作植堂開荒的工作。2013年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堂(簡稱宏信堂)成立,並同期成為該堂堂主任。2016年按立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牧師,帶領宏信堂於2017年成為自立堂會。2019年4月被德國明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ünster)取錄為神學博士研究生(系統及處境神學),並獲世界信義宗聯會的德國國家委員會獎學金全數支持。2020年7月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神學教育儲備人才。
推介文:還可以嗎?(呂慶忠)
先賢曾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但在明詩琪牧師的新著作《還可以嗎?》中,我們可以發現—書中盛載著的是從聖靈而來的生命之道! 軟弱、不安、受傷、憤懣、孤單、害怕、灰心、無望……是我們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的情緒。在我們面對困境、期望與現實出現差距的時候,我們都會不斷去尋找出路。但大多數的結果卻是讓我們更陷於無助與無奈之中。因此,我們學曉了戴著面具去做人,讓自己可以在面具之下得到短暫的安全感。可是,久而久之,我們卻逐漸把自我也迷失了。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家在何方?不知道何為愛?不知道自己為何存在? 明詩琪牧師把歷年的講道以靈修小品方式重新編寫而成的這書,以細膩和充滿同理心的筆觸,把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悲、喜、苦、惱、困苦與矛盾都描繪了出來,相信讀者都能在當中找到熟識的經歷與共鳴。 全書各篇文章有獨立的主題,但卻被「愛」和耶穌對世人困苦的憐憫串連了起來,讓人在讀後能生出積極的盼望和動力。 我誠意把此書推薦給你,願它能幫助你獲得更豐盛的生命! |
書名 | 還可以嗎? |
作者 | 明詩琪 |
出版社 | 道聲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2020年11月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13 x 18.8 厘米 |
頁數 | 173頁 |
定價 | 港幣7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66元) |
編號 | TA2001D03 |
國際書號ISBN | 97899623804516 |
購書連結 | 道聲出版社 |
延伸閱讀 | 試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