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上帝

跟我的朋友馬克.克拉克一樣,我是在一個無神論的家庭中長大。十八歲那年,我甚至說服了一位朋友離開基督教!我絕對不會忘記那次對話,因為我知道他那麼容易就能夠被我說服放棄他的信仰,是因為他的信仰沒有紮實的根基。因此,我禱告求上帝讓無數人閱讀馬克的新作。馬克是新一代最出色的傳意專家之一。這本書就像馬克一樣,坦誠、能啟發並激勵人心。讀過它後就把它傳開吧!
雷.約翰斯頓(Ray Johnston) .灣畔教會資深牧師

馬克.克拉克的新作《問問上帝》非常有價值。我喜愛的書籍是,既能令經驗豐富的聖徒獲益和進深認識,又能引發慕道者和懷疑論者的思考。每一個新興的世代都需要清新的聲音去照亮我們與耶穌同行的路徑;我相信馬克.克拉克就是這樣的一把聲音。
丹尼爾.富斯科(Daniel Fusco) .十字路社區教會主任牧師

十問基督教,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他用自己的生命為鑰匙來貫穿所有的提問,譜寫出有血有肉的生命篇章。
歐偉昌牧師.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長沙灣堂堂主任

假如你一直都希望有一本護教書能具學術基礎、合乎邏輯,讀來又有趣味的話,你就無須再等待了。馬克.克拉克以他那個有趣和清新的觀點,來回應一些針對基督教信仰的主要反對意見。他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達成的任務,把一個通常是枯燥的題目變得不單容易理解,更是有趣和引人注目的,同時又不失學術的誠信。無論是基督徒還是懷疑論者,這都是一本必讀的作品。
凱里.尼歐和夫(Carey Nieuwhof) .康納斯教會創會牧師 / 作家

不管你是正在信仰上尋求答案的懷疑論者,或是信主多年的「資深」信徒,必定能從本書中發現亮光,啓發反思,並帶來對基督信仰新的解讀,撥亂反正,奠下穩固的基礎。
盧志偉.呼吸系統專科醫生

馬克創製了一套非常實用和切身的工具。它提供了一個容易理解的範式,即使不是哲學家、語言專家或歷史學家,也能明白和解答常見的、對上帝、聖經和歷史上的耶穌所持的反對意見。這本書能裝備耶穌的跟隨者,與他們的朋友和鄰舍進行充實的對話,也能加深我們的信心,相信耶穌是主。
布魯克斯.凱維(Bruxy Cavey) .聚會所牧師

作者簡介:馬克.克拉克(Mark Clark)
馬克在多倫多成長,在2004年移居溫哥華,就讀維真神學院,後取得新約研究碩士。累積了十年的牧會經驗後,在2010年與妻子愛琳和一個優秀的團隊一起建立鄉村教會,時至今日,鄉村教會在大溫哥華區及卡爾加里已發展活躍和分佈多個地點的教會。

馬克熱衷於把福音處理化、教導聖經、看到人們的生命被耶穌轉化、建立教堂,並把福音傳揚到在加拿大各地。

馬克與妻子和三個女兒定居於蘇里巿。不論上帝呼召鄉村教會往何處去,他都能帶領它而感到榮幸與振奮。

推介文:十問基督教,答案只有一個!(歐偉昌)

當筆者有機會拜讀《問問上帝:回答懷疑論者對基督教的質詢》時,我了解到正是作者的獨特的人生經驗練就出他非凡的視野來撰寫這書,與其說這是護教或傳福音的書,我看更像是作者的生命結晶,透析出他為這代人在真理和靈性上作出深刻的洞察。他十問基督教,向那些疑惑者、不可知論者,和飽受現代思潮衝擊者進言,邀請大家共享福音的盛宴。
這裏,我無意為大家撮要此書內容,只想提出貫穿「十問」的幾個看點。若讀者能有所把握,將可覺察到力透紙背的生命之言。
首先,作者馬克成長於無神論的家庭,這使他帶著自己的困惑進入信仰的思考,使他能實在地理解在信仰邊緣掙扎者的感受和問題,他的回答只能在說服自己之後,才可以寫出來。
自八歲起,他就是一位妥瑞氏綜合症(Tourette Syndrome)患者,這種神經系統的疾病令他隨時可能發出不自主的怪聲或身體抽搐,後來他更患上強迫症,若他能勝過這些障礙又能在歲月中接受別人對他的奇異目光,你想想他的人生會有怎樣的閱歷?他給大家的回答又是怎樣?
他建立的教會由數十變數千人,他用福音改變人心,不是用甚麼目標導向或現代教會增長理論,試想像耶穌當年難道不也是用其信息改變世界,並不是依靠甚麼教會管理模式?
十問基督教,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他用自己的生命為鑰匙來貫穿所有的提問,譜寫出有血有肉的生命篇章。

推介文:回答懷疑論者對基督教的質詢(盧志偉)

一項關於香港基督徒離開信仰的研究顯示,大約三成受訪基督徒於三年後已改稱自己為無宗教信仰或轉信其他宗教。不少「離教者」對基督教信仰是抱著懷疑、質詢,甚至否定的態度。然而教會對解釋信仰的核心問題卻未能拭除他們心底的疑惑,促使他們摒棄耶穌、聖經和基督教。
本書作者馬克.克拉克擁有獨特的人生經歷,以致他能體會懷疑論者的掙扎。他善於運用豐富的聖經知識去確認並回應他們的顧慮。憑藉真誠和深度的接觸,確實令一眾懷疑論者得以通過超乎想像的方式與上帝相遇。
馬克的著作《問問上帝》不單具學術基礎,還合乎邏輯;以簡易而不簡化,淺白而不膚淺的文筆,把基督教最關鍵性的信仰問題交待一遍。
本書分為十章,每章都涵蓋一個極具挑戰的課題,包括:科學與信仰對立的迷思,上帝存在的理據,聖經的權威、歷史性和可信性,基督是否曾經存在過或只是神話,以及如何解讀罪惡與苦難等等……
「罪惡與苦難的難題」這一章就讓我從另一角度思考慈愛的上帝是如何介入人類的苦難,好使狹隘的思維得以被擴闊。
不管你是正在信仰上尋求答案的懷疑論者,或是信主多年的「資深」信徒,定必能從本書中發現亮光,啓發反思,並帶來對基督信仰新的解讀,撥亂反正,奠下穩固的基礎。

書名 問問上帝:回答懷疑論者對基督教的質詢
原文書名 The Problem of God: Answering a skeptic’s challenges to christianity
作者 馬克.克拉克(Mark Clark)
譯者 古志薇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20年11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5 x 21 厘米
頁數 257頁
定價 港幣13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17元)
編號 TS2018A13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4561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試讀

說阿門之前


如果你常掙扎著不知道怎麼用正確的言詞禱告,或是找不到時間禱告,這本書是送給你的心靈禮物。

★ 金牌獎、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暢銷榜常勝軍

★《你很特別》、《你是我的孩子》作者陸可鐸最新著作

我們都有禱告的……多少有啦。

為了保持冷靜時,我們禱告;
當醫生說腫瘤是惡性時,我們禱告;
還不到月底錢就用完時,我們禱告;
當婚姻岌岌可危時,我們禱告。

想禱告得更多、更深、更有信心、更火力全開,但……

我得幫孩子洗澡,還有帳單要繳,老闆等著我交報告,未回覆的訊息堆積如山……,忙碌以外還有對禱告的許多困惑,甚至是懷疑:禱告時應該說些什麼?要怎麼禱告比較有效?為什麼神沒有醫治他?神真的有在聽我禱告嗎?

人生的重擔已經夠多了,不要再揹起一個「正確禱告」的擔子。

其實我們不是第一個有這種掙扎的人,耶穌的第一批門徒也需要禱告的指導,所以他們曾要求耶穌教他們禱告。耶穌沒有給門徒上一堂關於禱告的課,也沒有講一篇道。祂直接給他們一段可引用、可效仿、可隨時取用的禱文。

陸可鐸牧師用最深入淺出的方式,帶讀者一探禱告的核心意義;他將聖經中的禱告濃縮成一段可放進口袋帶著走的禱文,提醒讀者:

「禱告單純是神和祂兒女之間真誠的對話,樸實無華卻大有能力!能使懷疑者有盼望,就算是禱告弱雞也能獲得自信。」

偶爾你不知道該說什麼時,就把這個口袋禱文拿出來:

天父,

祢是良善的,

我需要幫助,求祢醫治我、赦免我。

他們需要幫助。

感謝祢。

奉耶穌的名,阿門。

作者簡介:陸可鐸(Max Lucado)

陸可鐸(或譯路卡杜)自從1978年進入全職事奉以來,牧養過數間教會,分別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巴西里約熱內盧,以及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市。目前他在聖安東尼奧市的橡樹山教會(Oak Hills Church)擔任主任牧師。他是全美知名激勵作家,著作暢銷超過一千三百多萬本。

欲了解作者更多訊息,請造訪此網站:MaxLucado.com

或是追蹤以下社群帳號:

Facebook.com/MaxLucado

Instagram.com/MaxLucado

Twitter.com/MaxLucado

譯者簡介:劉如菁

信主受洗超過33年,翻譯基督教書籍超過20年,最喜歡翻譯與禱告讀經相關的書籍。熱愛為人代禱,最常參加的聚會除主日崇拜外,就是禱告會。

推介文:禱告疲勞?——快來讀《說阿門之前》!(蔡聖龍)

疫情下,我們常說抗疫疲勞—就是指長時間保持距離、減少外出,令市民大眾都感到納悶和壓抑,因此都不願再積極抗疫,而是很想外出消費吃喝玩樂。
陸可鐸牧師這本書,正正提到禱告也會疲勞—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忙,哪可能抽出時間作認真的禱告?又或者我們一直也有禱告,但發覺不是事事如願,既然如此也就不再事事禱告,而是循例「祈下」、記得就「祈下」禱……
在這本小書中,陸可鐸牧師分享了一個很簡單的禱文,全篇由上款到阿門只有八個短句。他認為禱告不一定要長篇大論,因為禱告不是一堂課,也不是一個研討會,所以不必解釋這點、分析那點。他笑言自己也曾是一隻「禱告弱雞」,但經過多年對聖經的提煉萃取,得出這八句禱文。
書中前半部,他分享這八句禱文為何重要。後半部則有按這八句禱文設計的靈修練習,以及一個自我小測驗,讓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強項/禱告強項。
或許你很想知道哪八句話有這樣的力量?原諒我不會在這裏透露這八句話—沒錯,這書介絕對帶有廣告性質,我是刻意賣關子希望吸引你買這小書來看。
但我真誠相信:我沒騙你。讀過本書,相信你必有得著。
來吧!曾經歷禱告疲勞的弟兄姊妹,一起來「報復式」禱告吧!

書名 說阿門之前
原文書名 Before Amen: the Power of A Simple Prayer
作者 陸可鐸(Max Lucado)
譯者 劉如菁
出版社 格子外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 2020年9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1 厘米
頁數 251頁
定價 港幣102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87元)
編號 OSB-CM016
國際書號ISBN 9789869885140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我的人生,我作主


「我想擁有更美好的關係……但解決問題的責任全在我身上嗎?」
「這個人的認同就是我的一切。我好像是完全被它控制著。」
「為什麼我無法跳脫這個循環呢?」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以上這些感受,現在就是取回你人生主控權的時候。史帝夫‧ 阿特伯恩與大衛‧ 史都普透過個人案例、臨床洞察和屬靈真相,告訴你該如何

克服一直壓制你的習慣和歷史,然後採取新的積極步驟邁向改變;
從每天影響你的傷害、挫敗和破碎的關係中治癒;
在生活中與他人建立更好的界線;
停止過度的被動反應,開始對任何情況或環境適當地主動回應;
打破傷害你和你的關係的行為循環;
找到你渴望已久的自由。

你無須用你的過去和當前的環境定義自己,你的人生方向也不必由這些決定。《我的人生,我作主》的重點就是教你如何擺脫被動反應的態度和行為,邁向榮耀神的主動回應,進一步幫助你過原本想過的人生。

「我的人生,我作主:取回人生主控權」第一課:了解被動反應的人生

作者簡介:史帝夫 ‧ 阿特伯恩(Stephen Arterburn)、大衛 ‧ 史都普(David Stoop)

史帝夫 ‧ 阿特伯恩 教育碩士/Stephen Arterburn, M.Ed.
史帝夫 ‧ 阿特伯恩為暢銷書作者暨「新生命事工」的發起人和主席。他主持全國聯播的帶狀廣播節目「新生命直播!」,並且創辦「堅信的女性」研討會。史帝夫獲選進入「美國演說家協會」(National Speakers Association)名人堂。
史帝夫多次榮獲金牌獎章,市面上流傳的印刷出版的書已超過千萬本。

大衛 ‧ 史都普 博士/David Stoop, Ph.D.
大衛‧史都普為臨床心理學家,也是榮獲金牌獎章的作者。他創辦並負責加州新港灘市的「家庭治療中心」。他也是福樂神學院的兼任教授,同時擔任「美國基督徒諮商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Counselor)的執行委員。
史帝夫 ‧ 阿特伯恩為暢銷書作者暨「新生命事工」的發起人和主席。他主持全國聯播的帶狀廣播節目「新生命直播!」,並且創辦「堅信的女性」研討會。史帝夫獲選進入「美國演說家協會」(National Speakers Association)名人堂。史帝夫多次榮獲金牌獎章,市面上流傳的印刷出版的書已超過千萬本。

譯者簡介:李明芝

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曾就讀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家庭與兒童生態學系博士班。熱愛閱讀、興趣廣泛,愛好自由與文學創作,目前專職翻譯、寫作並享受旅行、生活。譯作有各類書籍二十餘本。

審譯者簡介:許真
百奧拉大學組織領導碩士,現任舉手網絡秘書長。曾就讀泰博特神學院,專攻釋經學與研經法。喜愛親近大自然、認識各地的文化、看電影。

 

推介文:取回人生的主控權(林雪文)

本書兩位作者阿特伯恩(Stephen Arterbum)與史都普(David Stoop)嘗試透過心理學輔導和聖經故事,描述人的心路歷程及成長中可能遇見的傷痛。作者首先以聖經中浪子的比喻作引子,透過比喻中兩個兒子各自的心路歷程,讓讀者認識到每個人內心可能存在著的陰暗面。例如:小兒子如何被慾望驅使他的心態與行為,作出離開原生家庭往外尋找歡愉;以及哥哥如何因嫉妒與驕傲所產生的負面感受所捆綁,讓他失去原有福分和應有的歡樂反應。
接著再透過聖經的創世故事—亞當和夏娃,引導讀者從虛假自我中,尋回失落了的真我。繼而描述人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不同經歷,它們如何傷害了我們的心,並指出這傷痛如何一代傳一代的傳流下去。再以依附關係的理論基礎呈現各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影響,人如何被一些不健康的依附關係所控制,失去了人生的主控權。人傾向逃避痛苦,以致我們失卻了對自己的覺察,沒有正視處理自己受傷的部分,久而久之,甚至與自己失聯,忘卻了真正的自己,更影響了與他人聯繫的能力。
作者特別提出「毒性羞愧」與「好的羞愧」之分別,以及提醒讀者如何妥善處理這兩種「羞愧」,並從恐懼不安的支配中跳出來,重拾自由。
作者鼓勵讀者「覺察」自己的感受,「承認」問題,並「接受」自己的軟弱,並為自己作負責任的行為,靠著上帝的應許所賜予我們的能力,讓自己逐漸一步一步地走出傷痛的歷史陰影。
本書最後部分提供了有效處理創傷的方法,並提出生命復原的十二步驟,鼓勵讀者選擇為自己的成長負責,並重拾自由健康的自己—是需要時間和重複練習新的有效方法,讓自己達至更健康的生活。
本書將聖經故事、心理輔導與臨床案例糅合,讓讀者知道和發現,原來人可以有方法擺脫過去人生所積壓傷痛的捆綁,取回人生的主控權,並將這一切全獻予上帝,踏上上帝所預備並賜給我們豐盛人生的新里程。

書名 我的人生,我作主
原文書名 Take Your Life Back
作者 史帝夫 ‧ 阿特伯恩(Stephen Arterburn)、大衛 ‧ 史都普(David Stoop)
譯者 李明芝
審譯者 許真
出版社 社團法人臺灣舉手網絡協會
出版年份 2020年6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7 x 21 厘米
頁數 296頁
定價 港幣115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8元)
編號 TWM016
國際書號ISBN 9789869150484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合神心意的教會

有人說:「教會是社會的良心。」但反觀今日韓國教會,不僅不能成為良心,反成了社會詬病的對象,為福音作了反見證,教會蒙羞,主的名也蒙羞!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作者大聲疾呼教會要悔改,要回歸以聖經為本的教會本質!教會並非兜售屬世幸福與成功的團體,也非追求個人夢想與成就的跳板,更非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祈福所在。若因教會有問題,而只愛耶穌不愛教會,獨善其身不想加入教會的基督徒,本書幫助你愛上教會,更愛我們的主。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被贖子民的聚集,是遵

主道、蒙主愛而彼此相愛的團隊,為要向外見證基督的福音,傳揚祂美德的生命共同體。因此,主的教會要確切地傳講上帝的道,施行聖禮,且必要時施行懲戒,以維討神喜悅的聖潔,方能成為「合神心意的教會」。

作者簡介:朴淳容

韓國總神大學神學研究院畢業後,曾在英國Free Church College of Edinburgh 和The Evangelical College of Wales(M.Phil 課程)
中學習關於清教徒和大覺醒運動的內容。此後曾在澳大利亞伯斯擔任韓國長老會的主任牧師。回國後開創了神之榮耀教會,期使教會和每個基督徒,甚至在所有民族中都能彰顯出「神的榮耀」。

為了確切地見證又真又活的神和福音真理,拯救靈魂,更盼望建立彰顯神榮耀的教會,他設立「追求真教會的牧者聚會」。透過此聚會,與眾牧者一同探討並為牧會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而禱告,同時提供多方面的協助,以建立並持守純正的教會。

著有《何謂相信耶穌》、《落入屬世陷阱的基督教》、《唯有神的榮耀》、《唯有恩典》、《神向著扭曲之人生的熱心》、《無法妥協的基督教真理──唯有聖經》、《重生與十字架》、《唯獨榮耀歸神》等書等。

推介文:推介文:靠著上帝恩典的教會(李健聰)

在尼西亞信經之中,包含著這一項認信:「我們信使徒所立的獨一聖而公的教會。」不論在教義上還是在教會論中,對不少現今的基督徒來說,這項認信很可能是最難了解、最不感興趣,甚至會令人反感的神學主題。
今天愈來愈多信徒對於「信仰和教會」的論述是:「信耶穌,不信教會。」這或多或少也道出了不少信徒對教會的不滿和失望。今天教會令人失望,同時亦等於世人對教會是有一套期望的。教會應該做甚麼?教會應該不做甚麼?或者,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教會是甚麼/教會不是甚麼。
本書作者以聖經為本,深入探討教會的本質,找出教會對外的標誌,和自身的特徵。借此提醒教會找回教會事工的原本意義,重回正確的方向,完成應該完成的使命,堅持應該堅持的真道。同時此本質也釐清了世人對教會的錯誤期望:教會沒有好人,教會也會犯錯。教會犯錯是因為教會本來就由和我們一樣—被稱為義的罪人組成。我們基督徒能夠接受不斷犯錯、悔改的自己,就應該同樣能夠接受會犯錯、改革的教會。不要忘記,我們基督徒不能獨立於教會之外存在,教會同樣也不是獨立於我們而存在。教會犯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也有分造成的。基督的血救贖了我們信徒的生命,同樣也救贖了教會。教會本來就是靠著上帝的恩典組成,將來也靠著上帝的恩典成聖。耶穌愛我們這樣的罪人,也愛這樣的罪人組成的教會。所以我們應該「信耶穌,也信耶穌所愛的教會」。
這本書用字簡單易讀,筆者推薦不只給牧者閱讀,教會裏所有信徒也很合適閱讀,能了解教會,也了解自己為甚麼要在教會。

書名 合神心意的教會
作者 朴淳容
譯者 盧約翰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20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5 x 21 厘米
頁數 278頁
定價 港幣10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2元)
編號 TWC990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294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唯獨榮耀歸神


對於福音這個「名詞」,你我或許耳熟能詳,然而,對於榮耀神的「福音」,也就是─在基督裡所顯明的奇妙福音,卻無法具有充分的認識。
如今,我們只滿足於竭力事奉教會所託付的職分,或者以努力禱告成就信仰目標而得安慰。如此,我們將落入高舉人勝於神榮耀的試探,並帶著期待回報的心服事教會。
我們不僅遠離了神的榮耀,也不認識神的榮耀,甚至還玷汙了祂的榮耀。

教會何時才能恢復對神榮耀的渴望?
何時才能將榮耀歸給祂?

當所有的教會更真實地理解神的榮耀,並明白使人甘心樂意地將榮耀歸給神─恩典的福音,也就是認識「唯獨基督」並「唯獨恩典」的真理時,我們的生命方能得著真正的恢復。

作者簡介:朴淳容

韓國總神大學神學研究院畢業後,曾在英國Free Church College of Edinburgh 和The Evangelical College of Wales(M.Phil 課程)
中學習關於清教徒和大覺醒運動的內容。此後曾在澳大利亞伯斯擔任韓國長老會的主任牧師。回國後開創了神之榮耀教會,期使教會和每個基督徒,甚至在所有民族中都能彰顯出「神的榮耀」。

為了確切地見證又真又活的神和福音真理,拯救靈魂,更盼望建立彰顯神榮耀的教會,他設立「追求真教會的牧者聚會」。透過此聚會,與眾牧者一同探討並為牧會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而禱告,同時提供多方面的協助,以建立並持守純正的教會。

著有《何謂相信耶穌》、《落入屬世陷阱的基督教》、《唯有神的榮耀》、《唯有恩典》、《神向著扭曲之人生的熱心》、《無法妥協的基督教真理──唯有聖經》、《重生與十字架》、《唯獨榮耀歸神》等書等。

 

書名 唯獨榮耀歸神
作者 朴淳容
譯者 盧約翰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20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1 厘米
頁數 351頁
定價 港幣126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07元)
編號 TWC991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292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我只是改變地址

二十世紀最耀眼奪目的生命演說家—葛理翰,以平凡淬煉不凡,織就了千錘百鍊的傳奇。當他穿梭在宗派論述相左;政治角力追逐,種族政策意見相絀的議題,他的抉擇與傾向,致令他的生命或有瑕疵,但面對強權和利誘,他堅持不為所動。

對於財務帳目、公開透明,清廉正直;面對男女關係,他始終謹守分際。當他面對宣教攔阻或媒體的挑釁批評時,他或有軟弱和遲疑,但他卓越的菁英團隊,亦師亦友,運籌帷幄,是他堅強有力的後盾;愛人、忠誠、真心,喜歡稱讚肯定別人,與下屬坦然的互動交流……的領袖魅力,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支持。他的妻子直言不諱的建言,全然無悔的付出和擺上,是他毫無後顧之憂的確據。

他的家庭或許不完美,他的兒女或許曾放蕩,但他光明磊落,從不掩飾造假⋯⋯他的所有、他的ㄧ切,盡是世人口中不可能的傳說,他的宣講足跡遍及全球,觸及之處無不萬人空巷,令人心向神往;他的演說鏗鏘有力、直指人心,影響鼓舞無數人們對生命的渴望與熱情。他是神國企業的最佳銷售員,他是翻轉生命的夢幻教練。

他的一生精彩絕倫,誠如他所言:我進入上帝的同在,我現在活得比以前更加活耀,《我只是改變地址—葛理翰》

這本極具權威的如實傳記,帶領讀者以不同的視角、跨越時空、或遠或近,沉浸悠遊於字裡行間的薰染和感動,深入洞悉這名翻轉生命的夢想實現家,如何獨領風騷、超越群倫、帶動潮流,全書峰迴路轉、精妙入神,令人愛不釋手,堪為傳奇中的經典鉅著。

作者簡介:威廉‧馬丁(William Martin)

一位終生對佈道和奮興聚會著迷的非典型學者,同時兼有神學院和一般學者的訓練,先於哈佛神學院取得學士、後於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為德州休士頓萊斯大學社會學榮譽教授、萊斯大學(RiceUniversity)宗教及公共政策高級研究員。

 

書名 我只是改變地址
原文書名 A Prophet with Honor : The Billy Graham Story
作者 威廉‧馬丁(William Martin)
譯者 鄭毓淇、蔣義、鄭惟恩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20年9月
包裝 精裝
開本 24.3 x 17 厘米
頁數 896頁
定價 港幣337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286元)
編號 TW907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149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一起走過的日子.豐收

何羅乃萱師母和道聲出版社攜手打造,全新概念的book planner,為信徒呈獻的禮品書,合靈修、閱讀、記事於一書。

「一起走過的日子」系列
《豐收》裏,羅乃萱以40篇短文,帶領一眾讀者,展開施恩寶座前的尋問。 嘗試走出困局的兄姊們,倘善用此書,定能在歲月中得享安穩;
《思禱》亦有40篇短文,羅乃萱藏身人群,字裏行間,與同路人相濡以沫,彼此支持,活得喜樂和滿足。

《豐收》和《思禱》,在邀請你——
「一起」:來到21世紀,我們竟然置身大時代的洪流。讓我們一起吧,肩並肩,勇敢度過非一般的歲月;
「走過」:用影像和文字,羅乃萱抓住年月的足跡。請你使用每月之後的札記頁,同樣,自由地、創意地做屬於自己的記錄;
「日子」:書後的planner,就是你將要生活的1095個日子。進入電子時代,紙本planner顯得珍貴。別忘記買一枝漂亮的筆,和這書一同隨身攜帶。算是在這快速轉變、容易淡忘的日子給自己的另類獎賞。


作者簡介:羅乃萱
羅乃萱女士BBS, MH, JP(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
何羅乃萱師母熱愛寫作,更愛與人溝通交談。女兒曾笑說這位媽媽很「老少咸宜」,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天交朋友。也有人說她像一個turbo機器,一開動就會全速前進。但人到中年,幾乎每一年都要進一次醫院,不是小修就是大修,這部turbo發覺機器陳舊,要不時入廠大修。也學會慢慢停下來,重新品味人生的 風景,特別在煞車喊停的當下,回到自己的內心,跟自己的心好好對話。

她的著作甚豐,至今出版超過六十本書。包括:

近期著作
《摩天輪上共度的婚姻時光》《安坐家中》《相愛不傷愛》
《捨不得……》《一字.心澄》《好一個我》《有教無淚》
《真朋十句》《愛,是一種勇氣》《一日一點光》
《旋轉木馬上的婚姻滋味》

童書
《我去看看,好嗎?》
《第一的第一》
《外婆,您幾時回來?》
《我到媽媽心裏旅行去》

推介文:輕舟已過萬重山(羅雪雯)

葡萄被摘下來,洗淨壓榨,發酵醞釀,歷練時日,終成美酒。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常著眼於忍耐潛藏,受時間洗滌,之後能芬香馥郁,但看作者的書是另一種情懷。書文反映生命,她的情懷已是濃厚的佳釀,不需再表揚歷練,也不會絮絮不休,只將今時今日所思所見寫出來,叫人賞心悅目。
是次出版的「一起走過的日子系列」,以三年為一期,2021-2023年的這一期共發行書本兩冊:《豐收》和《思禱》,每本書內都有四十篇短文,以一年十二個月、每月三至四篇文章,春夏流轉,秋收冬藏,與你走過一年的思緒感情。
作者在兩書中顯明兩組人生對照,一是年輕和年長,二是男性和女性;作者豁達自認是一位步入另一成長階段的女性,從她眼中再看到年輕年長、男性女性的才情氣貌,原來從作者這人生階段來看是非常有趣的。
在《豐收》內「女人的沉默」一文,提及當兩性同樣遇到一件不安的事情時,男性會沉靜下來,想理解這件事;但女性雖然也會沉靜下來,但其實卻和男性不同,她不是想理解,而是在生氣。因著這種不同,就會產生誤會和爭吵,兩性要彼此明白,相知相交,才可一起創造幸福。對於作者來說,撰寫出來其實只是一種調適,可以用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心態來看男女不同,是不是很有趣呢?

推介文:一起走過的豐收與思禱

(周麗娥)
在《豐收》與《思禱》這兩本書中,何羅乃萱師母以細膩的文筆,記下了八十篇生活小品,閱讀這些文章,感覺猶如跟一位鄰家大姐姐閒話家常一樣,溫馨、親切又教人回味。
欣賞作者的坦率,她在文章中道出了中年女性面對更年期的心路歷程,如何從那份掙扎、恐懼,到最後接納、欣然面對,字裏行間流露出一份豁達。
作者也以幽默的手法,把女性的特點娓娓道來:愛逞強、愛說話、愛分享心事……,令人看後發出會心微笑。作者更帶出了男女大不同的種種面相,鼓勵讀者要彼此欣賞、互相包容接納,因為男女皆是上帝的創造。
這書也非常具鼓勵性。作者鼓勵中年女性要重新規劃人生優先次序,敢於去實踐夢想;又要培養一顆感恩的心,因為懂得感謝的人,每天也會活得比別人快樂和充實。她也提醒中年女性要學懂把步伐調慢、享受獨處。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本書除了有文章和精美插圖外,書本後段更附有空白的行事曆。雖然現在已進入了電子時代,但筆者仍獨愛在實體手帳上記事,此書具有閱讀及記事的雙重功能,實在教我驚喜及愛不釋手。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當我們願意全力以赴地去服事,真心對待別人,必會得著豐收。又當我們在思緒中找不到出路時,在禱告中必能找到答案。鼓勵大家藉著《豐收》及《思禱》,在未來的日子與何師母同行。

書名 一起走過的日子.豐收
作者 羅乃萱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20年7月
包裝 全彩精裝
開本 15.2 x 22 厘米
頁數 176頁
定價 港幣11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4元)
編號 TS2011D04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4486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Facebook精句試讀一起走過的日子.思禱

一起走過的日子.思禱


何羅乃萱師母和道聲出版社攜手打造,全新概念的book planner,為信徒呈獻的禮品書,合靈修、閱讀、記事於一書。

「一起走過的日子」系列
《豐收》裏,羅乃萱以40篇短文,帶領一眾讀者,展開施恩寶座前的尋問。 嘗試走出困局的兄姊們,倘善用此書,定能在歲月中得享安穩;
《思禱》亦有40篇短文,羅乃萱藏身人群,字裏行間,與同路人相濡以沫,彼此支持,活得喜樂和滿足。

《豐收》和《思禱》,在邀請你——
「一起」:來到21世紀,我們竟然置身大時代的洪流。讓我們一起吧,肩並肩,勇敢度過非一般的歲月;
「走過」:用影像和文字,羅乃萱抓住年月的足跡。請你使用每月之後的札記頁,同樣,自由地、創意地做屬於自己的記錄;
「日子」:書後的planner,就是你將要生活的1095個日子。進入電子時代,紙本planner顯得珍貴。別忘記買一枝漂亮的筆,和這書一同隨身攜帶。算是在這快速轉變、容易淡忘的日子給自己的另類獎賞。


作者簡介:羅乃萱
羅乃萱女士BBS, MH, JP(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
何羅乃萱師母熱愛寫作,更愛與人溝通交談。女兒曾笑說這位媽媽很「老少咸宜」,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天交朋友。也有人說她像一個turbo機器,一開動就會全速前進。但人到中年,幾乎每一年都要進一次醫院,不是小修就是大修,這部turbo發覺機器陳舊,要不時入廠大修。也學會慢慢停下來,重新品味人生的 風景,特別在煞車喊停的當下,回到自己的內心,跟自己的心好好對話。

她的著作甚豐,至今出版超過六十本書。包括:

近期著作
《摩天輪上共度的婚姻時光》《安坐家中》《相愛不傷愛》
《捨不得……》《一字.心澄》《好一個我》《有教無淚》
《真朋十句》《愛,是一種勇氣》《一日一點光》
《旋轉木馬上的婚姻滋味》

童書
《我去看看,好嗎?》
《第一的第一》
《外婆,您幾時回來?》
《我到媽媽心裏旅行去》

推介文:輕舟已過萬重山(羅雪雯)

葡萄被摘下來,洗淨壓榨,發酵醞釀,歷練時日,終成美酒。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常著眼於忍耐潛藏,受時間洗滌,之後能芬香馥郁,但看作者的書是另一種情懷。書文反映生命,她的情懷已是濃厚的佳釀,不需再表揚歷練,也不會絮絮不休,只將今時今日所思所見寫出來,叫人賞心悅目。
是次出版的「一起走過的日子系列」,以三年為一期,2021-2023年的這一期共發行書本兩冊:《豐收》和《思禱》,每本書內都有四十篇短文,以一年十二個月、每月三至四篇文章,春夏流轉,秋收冬藏,與你走過一年的思緒感情。
作者在兩書中顯明兩組人生對照,一是年輕和年長,二是男性和女性;作者豁達自認是一位步入另一成長階段的女性,從她眼中再看到年輕年長、男性女性的才情氣貌,原來從作者這人生階段來看是非常有趣的。
在《豐收》內「女人的沉默」一文,提及當兩性同樣遇到一件不安的事情時,男性會沉靜下來,想理解這件事;但女性雖然也會沉靜下來,但其實卻和男性不同,她不是想理解,而是在生氣。因著這種不同,就會產生誤會和爭吵,兩性要彼此明白,相知相交,才可一起創造幸福。對於作者來說,撰寫出來其實只是一種調適,可以用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心態來看男女不同,是不是很有趣呢?

推介文:一起走過的豐收與思禱(周麗娥)
在《豐收》與《思禱》這兩本書中,何羅乃萱師母以細膩的文筆,記下了八十篇生活小品,閱讀這些文章,感覺猶如跟一位鄰家大姐姐閒話家常一樣,溫馨、親切又教人回味。
欣賞作者的坦率,她在文章中道出了中年女性面對更年期的心路歷程,如何從那份掙扎、恐懼,到最後接納、欣然面對,字裏行間流露出一份豁達。
作者也以幽默的手法,把女性的特點娓娓道來:愛逞強、愛說話、愛分享心事……,令人看後發出會心微笑。作者更帶出了男女大不同的種種面相,鼓勵讀者要彼此欣賞、互相包容接納,因為男女皆是上帝的創造。
這書也非常具鼓勵性。作者鼓勵中年女性要重新規劃人生優先次序,敢於去實踐夢想;又要培養一顆感恩的心,因為懂得感謝的人,每天也會活得比別人快樂和充實。她也提醒中年女性要學懂把步伐調慢、享受獨處。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本書除了有文章和精美插圖外,書本後段更附有空白的行事曆。雖然現在已進入了電子時代,但筆者仍獨愛在實體手帳上記事,此書具有閱讀及記事的雙重功能,實在教我驚喜及愛不釋手。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當我們願意全力以赴地去服事,真心對待別人,必會得著豐收。又當我們在思緒中找不到出路時,在禱告中必能找到答案。鼓勵大家藉著《豐收》及《思禱》,在未來的日子與何師母同行。
書名 一起走過的日子.思禱
作者 羅乃萱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20年7月
包裝 全彩精裝
開本 15.2 x 22 厘米
頁數 176頁
定價 港幣118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94元)
編號 TS2012D04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4493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Facebook精句試讀一起走過的日子.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