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職場

以堅毅自我激勵
以正向傳遞能量
以樂活彼此鼓勵
以熱誠延伸祝福

職場4P法則,讓你透過鼓勵,使職場成為一個被祝福的地方。

作者簡介:司徒永富
司徒永富累積多年商界及學術界工作經驗,經常在不同的媒體和場合分享他在職場、營商以及信仰的經歷,著有多部暢銷作品,包括《老闆要的不是牛》、《縱橫職場秘笈》、《當老闆遇上草莓族》、《成長,學不完的生命功課》、《職場達人》及《教曉員工高飛——風箏管理學的神奇魔法》等。司徒永富於一九九九年起出任鴻福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執行董事,並曾任香港樹仁大學副教授、市場學及消費者心理學碩士課程主任及企業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個人網站:http://www.rickyszeto.com/

讀後感:樂活職場(屈偉豪)
人生路上,職場上,同樣都需要有一個「支持系統」,成功的職場運作,不是要你死我活,我存你滅,而是應雙贏地齊攀高峰。
要建立一個美好的支持系統,應該有上中下三個層面。往上我們可以有人諮詢求助,成為我們的人生和職場教練,站高一線的去提醒我們的盲點,糾正我們的疏忽。中層是平輩間的互相扶持,可以歡笑,可以哀哭,我們成功,他們真心恭賀;失腳跌倒,他們扶我一把,能夠不介意在他們面前顯露軟弱,有份安全和信任,境況無論怎樣,他們都仍願意與我相伴同行。往下層面我亦應成為別人的扶持者,職場教練,提拔後輩,鼓勵新人,糾正錯誤,教導方向,扶人一把,給人機會。
能夠在幻變職場的壓力下屹立不倒,需要擁有這種支持的資源,對外需要能與人建立深度的交往,不只是酒肉歡笑,虛偽阿諛,而是能真誠相待,投入交心。對內學會關注家庭子女,夫妻互愛,風雨同路,在家庭生活中吸取滋養,健康平衡。
認識司徒永富多年,他總給我一份正能量的親和,一份柔然舒暢的輕鬆。他做人做事,朋友間,工作中總示範出一種做人做事要
好玩,做人做事要省力,而且樂於助人,對職員下屬,對老友都一視同仁。他這本書,不但反映他工作的態度,訓練和建立員工下屬的方式,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表裏如一地對人生真誠的追求,深願意我們讀他的書,分享他的觀點,更在其中學會享受人生,分辨和抓緊真正長久的美善。
讀後感:樂活職場(林以諾)
上一代是為兩餐而被迫不能不工作,我們這一代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新生代(80至00後)以旅行、享樂為主,工作為副的生活,便冒起了S l a sh一族,工作不再是追求終身職業,而是彈性工作,同時滿足兩餐所需和個人理想的要求。
相信本書作者所論述「樂活職場」的4P法則(Persistence, Positive, Playfulness,Passion),中譯大概是「堅毅」、「積極」、「樂活」和「熱誠」。對我們這一代和新生代都會帶來啟迪和祝福。在大都會城市中,人們每天都要花許多時間去滿足職場需要,在這個「森林」中普遍原則不是講求品格高尚,而是成與敗、效率和高生產力。人性的善良往往被壓抑甚至埋沒,導致都市人愈來愈喜歡藉旅遊來逃避這殘酷現實的「森林」,但最終我們旅遊過後仍要回歸令人產生無奈感、耗盡心力的地方。
若讀者能學懂及活用「樂活」法則,旅遊不再是用來逃避現實,職場不再是耗盡生命之處,而是一個能「樂活」的平台,為主作光、作鹽的地方。
開心工作,開心服侍——樂活職場(梁美英牧師)
註:此稿件於2019年「中信」刊登

牧師是一個職份,也肩負著一份職責。牧者在職場上需要鼓勵嗎?當然要!

讀過司徒永富博士的《樂活職場》後,我發現鼓勵法則也適用於教會和牧養上。《樂活職場》針對信徒在工作間如何活現基督的生命,以堅毅自我激勵,以正向傳遞能量,以樂活彼此鼓勵,以熱誠延伸祝福。然而,對於參與事奉的教牧或基督徒,當中的內容同樣能帶來不少亮光和提醒。

其中有一個談到著名的GODIVA夫人傳說,她雖身為伯爵夫人,衣食無憂,但眼見民生疾苦,遂懇求伯爵減收徵稅,甚至為了百姓而作出犧牲的行動。這個故事除了讓我認識這個品牌背後的歷史外,作者更指出抱著犧牲精神善用崗位可使更多人得祝福。讀後令我想到在事奉崗位上不時會出現教牧與信徒因彼此間協調不足或期望有落差而引起不快,甚至產生怨言。有時候在大家都在談論權利的時候,作為基督徒,我們更需要思考自己怎樣能為有需要的人而多行一里路的奉獻責任。放下自我,服事他人,其實是散發出基督香氣的一個好機會。

在個人主義作祟,負能量滿佈的都巿生活下,無論事奉或工作,若沒有帶著使命感,怎能堅持下去呢?既然鼓勵是這麼強而有力,可以振奮人心,作為基督徒,更當在不同位置上活出基督徒的樣式,給別人、給自己多點鼓勵,祝福別人的生命。願我們能藉信仰的信望愛,自然流露正向思維,散發喜樂的生命,相信無論教會或職場都可以是陶造大家生命的好場所。

書名 樂活職場
作者 司徒永富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8年7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5.3 x 20.7 厘米
頁數 208頁
定價 港幣96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77元)
編號 TS1802D02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4011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試讀
縱橫職場秘笈
鼓勵系列

人生小語


本書作者陳終道牧師,少年時曾經悖逆,於大學期間蒙聖靈光照,悔改認罪,立志獻身,一生學道守道傳道。本書搜集他多年來所撰寫的喻道小品,分享他對人生、對人性的體驗和反思,盼望能有助那些尋求認識基督教真理的讀者們,可以從中領會得著啟迪,接受永活真神所賜的救恩,得享祂永恆的福樂與平安。

作者簡介:陳終道
陳終道牧師是近代華人教會中備受敬重的神僕。他不僅是著名的聖經學者、神學教授、資深解經專家和著書超過六十本的名作家,更是一位熱心佈道、廣傳福音真理的牧者。其講道及著作,均受海內外同道所重視。

讀後感:人生小語(許朝英)
《人生小語》的作者陳終道牧師是近代華人教會中備受敬重的神僕。他不僅是著名的聖經學者、神學教授、資深解經專家和著書超過六十本的名作家,也是一位熱心佈道、廣傳福音真理的牧者。他的講道及著作,均受海內外同道所重視。
這本書收錄了他所撰寫一百三十三篇喻道小品,當中分享了他對人生、人性的體驗和反思,為讀者帶出聖經所描述「人心比萬物都詭詐」的種種真相。其中道盡世間多少爾虞我詐、無情無義、貪婪無厭、虛偽邪情等恩怨情仇,揭露了人性的醜陋;與此同時,卻清楚介紹了基督教信仰、聖經中的福音信息,以及基督永恆的救恩。
書中內容寫實,事例繁多,可讀性高,除了適合慕道者閱讀之外,實在也是有負擔廣傳福音者,用作見證的具體參考資料。陳終道牧師的小品,在短短出版幾個月後,能吸引不少慕道朋友的拜讀,更重要是這本書能影響他們對基督教信仰加深了正面的認識,也有不少人把此書轉贈親友,延伸祝福。盼望每位閱讀本書的讀者,可以從中領會並得著啟迪。
書名 人生小語
作者 陳終道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8年5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x 23.5 厘米
頁數 112頁
定價 港幣65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55元)
編號 TA1801F03
國際書號ISBN 9789623803991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因為愛,所以有了黑眼圈


因為愛,黑眼圈也可以變甜甜圈!
繼《咦?不是你去刷馬桶嗎》,紐約時報暢銷冠軍蓋瑞.巧門最新力作!
超人氣小兒科醫師黃瑽寧驚嘆:「市面上眾多育兒書籍中,這本書竟是我見過論述最廣泛、也最全面的新手父母知識精華。」

養育兒女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而且往往得從孕期開始,但是越清楚面對真相,就越有可能接招成功。本書作者蓋瑞.巧門及香凝.沃登要把多年來輔導上千對父母所累積的經驗分享給你們,將有助你們面對未來的挑戰。

.有了小孩,日程表會完全改變──安排時間給那些最重要的事

.養小孩要花很多錢──發揮創意把一塊錢當兩塊錢用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比較」會帶給孩子挫折感

.如廁訓練不可不認真──過早訓練,過程反而會拖得比較長

.要替孩子立界線──為的是讓孩子身心健全發展

.情緒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安全感使他們有自信去探索周遭世界

.父母的身教對孩子影響極大──身教與言教愈趨一致,孩子會愈尊敬你

.父母也需要道歉──道歉造就關係也恢復關係

.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光靠學業技能並不足以讓人生幸福

.婚姻沒有自動駕駛模式──婚姻的幸福優先於子女的教養

最後,這對擁有數十年專業的作者熱切提醒那些正在考慮何時當爸媽,正在嘗試懷孕或研究領養的夫妻們:養育子女是值得的。無論新生活有多麼讓人手忙腳亂,只要做好充足準備,為人父母的欣喜正在前方等著你們。

作者簡介:
蓋瑞.巧門(Gary Chapman)
是全球翻譯成49種語言、銷量超過1000萬本《愛之語》(The 5 Love Languages®)系列的作者,也是「婚姻與家庭生活顧問公司」主任。他常到世界各國主持婚姻研討會,他還有廣播節目在四百多個電台播放。想知道更多關於他的介紹,請上網站:5lovelanguages.com

香凝.沃登(Shannon Warden)
是威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她在研究生輔導計劃中教授,同時也是北卡羅萊納州克納斯維爾浸信會教會婦女事工諮詢和主任。作為一名專業顧問,香凝自1998年以來一直為兒童,家庭,年輕人,女性和夫婦提供諮詢服務,並自2003年起擔任蓋瑞.巧門博士的助理。香凝與史蒂芬.沃登(Stephen Warden)結婚,他們育有三個孩子。

譯者簡介:劉如菁
1965年生於台灣新北市,自2000年起為基督教出版社翻譯,迄今超過120本,仍覺得是件充滿挑戰與樂趣的事。再兩年多就過珍珠婚,育有一子已成年。

讀後感:因為愛,所以有了黑眼圈(范嘉恩)
在我初生的女兒滿百日之前,我幾乎每晚都要用手抱著她睡—把她放下嬰兒床便會大哭。當時我就是半躺半坐地挨著床板,舉著深怕一放鬆便會弄醒嬰兒的胳膊,睡眼惺松的渡過每個夜晚。《因為愛,所以有了黑眼圈》這個書名就這樣輕易地感動了我—這不正正是我的寫照嗎?雖然「孩子出生後便不能好好睡覺」是我在孕期開始就知道的可怕真相,但原來在教養孩子的路上,還有更多需要提早知道的覺悟。
《咦?不是你去刷馬桶嗎?》的作者蓋瑞・巧門和此書另一位作者香凝・沃登在書中以同路人般溫柔的筆觸,加上他們多年來輔導上千對父母而累積的經驗之談,跟我們分享「生孩子前一定要知道的十二件事」。書中探討的包括生活細節、金錢分配、道德
教育、情緒管理、夫妻關係對家庭的影響、作為父母對自身行為的反省等等。當中最讓我當頭棒喝的一句:「不要把配偶當作對
手,而是朋友、隊友,我們需要聆聽配偶的想法。」成為父母之後,因為著緊孩子,往往比以前更容易向伴侶發脾氣;然而不要忘記夫妻的身分,「經營婚姻」比「教養孩子」更重要—真是深刻的提醒﹗
無論你是即將,還是和我一樣,初為人父母,我相信你都必能從這書中,得到豐富的育兒知識,以及滿滿的安慰。讀畢全書,我感覺作者溫柔且堅定地告訴我:是的,養育子女的過程很辛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讀後感:因為愛,所以有了黑眼圈(陳沁雷)
《因為愛,所以有了黑眼圈》,一看書名,就知道本書道出了不少新手父母的心聲和需要。打開本書後發現,作者之一正是《愛之語》的作者,再細看內容,已經忍不住發出會心微笑,繼而點頭。有時更會落入反思,心想:如果早些遇到這本書就好了!
在孩子未出生前,我已開始閱讀一些育兒的書籍。坊間的育兒書,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教授技巧及解決育兒難題;二是培養孩子的品格或成長。不過本書是在這兩類再加上其他育兒書少有提及,但卻很重要的課題,如「養小孩要花很多錢的」。很難想像一本只是二百多頁的書,卻能包含這麼多精彩的內容,涵蓋的範圍十分豐富,實是非常難得。
兩位作者以實際輔導上千對父母而得出的經驗來撰寫本書,所以本書歸納出很多父母曾經面對的處境和困難。作者香凝・沃登博士在導言的一番話,便已是很好的提醒:「你沒辦法每次都預測到會發生甚麼事,但你永遠可以在你的環境中發現希望。」
我認為本書很適合孩子尚未出生的父母閱讀。因為嬰兒出生後,真的會很忙及有黑眼圈。生孩子與養育孩子,確實是兩項截然不同的事情。夫妻若能對照顧及教養子女有多點認識和了解,及早作好準備,在孩子出生後,就能有信心去接受每一項挑戰,並能有更好的溝通及生活。若孩子已出生,本書也會讓你產生很多共鳴,即使知道問題已發生,但原來是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你也可以藉著這書的提醒,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忙碌及爭吵,夫妻二人一同享受養育子女的樂趣!
書名 因為愛,所以有了黑眼圈︰生孩子前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
英文書名 Things I Wish I’d Known Before We Became Parents
作者 蓋瑞.巧門(Gary Chapman)、香凝.沃登(Shannon Warden)
譯者 劉如菁
出版社 格子外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 2018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8 x 21 厘米
頁數 234頁
定價 港幣102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87元)
編號 OSB-BA005
國際書號ISBN 9789869211680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試讀
咦?不是你去刷馬桶嗎

華人基督教與福音派的好信息


這本書是對於今天的信徒來說極有啟發性的書,作者唐健倫博士在香港擔任亞洲路德宗神學院歷史及新約神學教授,他關懷華人基督教會,特別關注中國,盼望華人教會能夠活潑體現符合聖經的基督教世界觀,以達致催化討論作用,傳承教會教義和信條。

作者簡介:唐健倫
唐健倫博士在香港擔任亞洲路德宗神學院歷史神學和新約神學教授。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除了教學和研究之外,他也是一位路德宗牧師,在四十年的事奉中,他先後在非洲、北美洲和亞洲的教會服事。

讀後感:華人基督教與福音派的好信息(黃育材)
唐健倫(Glen L. Thompson)博士在香港擔任亞洲路德宗神學院歷史神學和新約神學教授。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除了教學和研究之外,他也是一位路德宗牧師。在四十年的事奉中,他先後在非洲、北美洲和亞洲的教會服事。
他在《華人基督教與福音派的好信息》一書中提出,若要中國教會有足夠的成熟程度,在普世教會中發揮她原有潛能的話,她必
須成為一個認信的教會。在教會歷史不同時代中,成文的信條一直是保持教會整體性的重要部分。可惜的是,現代的基督新教—包括中國的教會,都放棄了她們的信條。這是造成很多教會領袖及信徒,他們的信仰變得膚淺之主要原因。
中國在二十世紀所經歷一連串的混亂局面,不單窒礙了教會訓練足夠的領袖,也使她不能與其他地區的教會那樣,參與在自由派與福音派神學,兩個世界觀對立的進程當中。反之,中國的基督新教卻極受一些新興的教會運動影響,就是重視佈道及教導簡單的信仰內容。能夠擔當教會領袖的履歷,不是他們接受的神學訓練,而是他們所經歷的逼迫。本書會檢視一些二十世紀中國教會的代表人物,例如王明道、宋尚節、倪柝聲及賈玉銘……他們對這種發展的影響。本書附有王明道的一篇十分重要,也是促使他於一九五五年被囚入獄的文章。他呼籲基督徒要堅守聖經所有的教導,這一點對於今天的信徒來說也極有啟發性。
書名 華人基督教與福音派的好信息
作者 唐健倫
出版社 亞洲路德宗神學院
出版年份 2018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x 23.2 厘米
頁數 224頁
定價 港幣12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02元)
編號 TA18ALSA0801
國際書號ISBN 9789881416773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福音書中的逾越節

全世界的耶穌門徒都有遵守主的晚餐(也稱為聖餐或擘餅聚會等)。我們都知道它源於福音書所記載的,耶穌基督和門徒所吃的最後晚餐。這個晚餐絕對不是平常的晚餐,而是一個逾越節筵席。然而,你對逾越節這個猶太節期有多少認識?當您讀福音書時,有沒有留意到節期在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您又知不知道,我們今天知道救主耶穌基督在地上傳道有三年多的時間,是因為當中經過了三個逾越節?救主在最後一個逾越節裡,完美地應驗了這個節期的預表和應許,詳情究竟是怎樣的?

選民事工差會(Chosen People Ministries)一直秉承在全球各地致力向猶太人傳福音,和裝備彌賽亞的身體一同完成福音的託付的宗旨,完成了Messiah in the Passover(逾越節中的彌賽亞)一書,已經在2017年中在北美出版。它詳細討論了逾越節各方面的聖經真理,幫助教會瞭解猶太社群所一直遵守的逾越節,並如何藉著逾越節慶典向他們分享神的羔羊為他們所預備的救恩。選民事工差會香港分會現正將此書翻譯成中文。在全書的翻譯完成之前,特別將初稿內容分成不同小冊子先行出版,盡早向全球華人教會介紹這個節期的意義。雖然今天已經在基督裡,毋須按字句遵行律法上的條例,但逾越節的屬靈意義對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同樣重要。

這本《福音書中的逾越節》小冊子,集中討論福音書對逾越節的記載,並耶穌基督如何成為逾越節的羔羊。我們祈求這本小冊子可以幫助信徒更瞭解基督信仰的猶太根源 ,並在參加每次主的晚餐時,更深刻地體會其中的內容,和更盼望著彌賽亞耶穌的來臨。

「每次參加完主的晚餐,讓我們的心靈呼喊:明年和耶穌一起在新耶路撒冷!」

讀後感:福音書中的逾越節(王大民)
逾越節對基督徒來說,可以說是很熟悉的一件事,熟悉是因為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清楚記載第一個逾越節之前和之後的情況,這當然包括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壯觀場面,而且在新約聖經,救主耶穌基督清楚地顯明自己是逾越節的羔羊,受死和復活成為了初熟的果子,拯救了我們,洗淨了我們成為「無酵的新麵團」(林前五7)。
但另一方面,我們其實對逾越節也頗為陌生,不要說現代猶太人的逾越節,就算是新約聖經所說的逾越節細節,我們也不十分了解,因為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它已經和第一次過節的情況有明顯的不同,再加上對一世紀猶太文化的隔膜,我們對福音書所記耶穌基督在世最後一週,所經歷的逾越節和當中發生的事,有很多難以明白的地方。
《福音書中的逾越節》這本小冊子,嘗試根據福音書審視耶穌基督最後一週的詳情,並以猶太文化的亮光來解決其中令人困惑的描述。幫助我們理解四福音的相關記載。本書的其中兩位作者,戴路・博克和米切・基里沙,分別就著這些難題提出合情理的解釋,和整理出一個合乎聖經記載的,耶穌基督作為逾越羔羊的行事日程。對讀者們明白福音書和逾越節期,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這本小冊子亦從逾越節筵席的預表意義裏,提醒基督徒應該如何遵守主所吩咐的聖餐。
書名 福音書中的逾越節
英文書名 Messiah In The Passover
作者 戴路.博克(Darrell Bock)及米切.基里沙(Mitch Glaser)
譯者 王大民
出版社 選民事工差會香港分會
出版年份 2018年4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3.9 x 19.9 厘米
頁數 100頁
定價 港幣60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51元)
編號 TA18CPM2E01
國際書號ISBN 9789881867148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延伸閱讀 選民事工差會出版書籍
逾越節書籍

進入十字架的生命─30天禱告手冊


約翰福音的中心信息是二十章31節:「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翰福音所記載的一切都是在為耶穌作見證,引領我們進入十字架的生命,包括經歷耶穌的十字架上的愛,以及用這樣的愛去服事別人。

30天禱告手冊系列:
基督徒在教會裡,透過主日講道、讀經、閱讀屬靈書籍等方式,都可以獲得很多正確的〔屬靈觀念〕。然而,基督徒只是單單擁有正確的〔屬靈觀念〕是不夠的,必須能將觀念變成自己的信念,生命才可能真正地生根建造。

而把〔觀念〕變成〔信念〕的關鍵,是透過在聖靈裡的禱告,就像以弗所書三章提到的:〔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人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當我們透過禱告實際去實踐,使我們〔裡面的人〕剛強起來,我們才有可能有健康強壯的生命。

耶穌告訴那些信他的人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願上帝的道真正進入我們的心中,成為我們的信念,使我們完全得自由!

書名 進入十字架的生命:教會的奧祕─30天禱告手冊
作者 楊寧亞
出版社 基督教台灣信義會台北真理堂
出版年份 2018年2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4.9 x 21 厘米
頁數 151頁
定價 港幣50元
編號 TWC934
國際書號ISBN 9789869152891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

爸媽,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

本書解決父母知道「管教理論」卻做不到的問題。
從聽見17個「孩子的心聲」,成為瞭解孩子的專家父母。
作者以親身在台灣、美國、中國的教育、養兒育女、諮商經驗,提供父母認識孩子心理變化和瞭解孩子的具體可行辦法。

「瞭解孩子」是養兒育女的第一原則,有助父母「看對問題」,並且「解決真正的問題」,才能終結相同問題重複出現的惡性循環。《爸媽,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整理出17個「孩子的心聲」,作為父母瞭解孩子的演練範本,並以親子對話的實例,提出具體可行的修正建議。

作者簡介:劉艾青
美國Western Seminary 家庭婚姻幼兒輔導(諮商)碩士

美國University of Arizona 企業管理碩士

美國University of Kansas 工業組織心理碩士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諮商心理師

家百濃教育諮詢公司園長

美國星島日報專欄作家

美國非營利機構心靈園丁創辦人

曾任上海外籍社區諮商中心諮商師,北美星島廣播電臺生活智慧諮詢節目主持人,美國不良少年中途之家、社區輔導中心及中學心理輔導工作。

書名 爸媽,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
作者 劉艾青
出版社 道聲出版社(台灣)
出版年份 2017年11月
包裝 平裝
開本 17 x 23 厘米
頁數 328頁
定價 港幣137元(道聲之友優惠價:港幣117元)
編號 TWC930
國際書號ISBN 9789864001927
購書連結 道聲出版社